小孩子的乳牙被蛀,許多父母認為反正是要換的,拔掉就行了。孰不知乳牙雖小,而一旦發生齲齒危害不小。盲目拔牙會給孩子牙齒及面部發育帶來許多健康隱患。
嬰兒出生6個月開始到3歲左右口腔內長出第一副牙齒共20顆稱為乳牙,乳牙在口腔內平均存在6~8年,乳牙個子雖然小,但肩負著很多重任。乳牙承擔著咀嚼食物,攝取營養的功能。隨著乳牙的陸續萌出,嬰兒從只喝奶、水過渡到進食固體食物,開始享受人間的各種美味。隨著咀嚼功能的加強,孩子攝取的營養越來越豐富,身體越來越強壯。通過牙齒的咀嚼,還能促進面部颌骨的發育。有一個迷宮試驗,把一個沒有牙的小老鼠和一個有牙齒的小老鼠放在迷宮內,出口處放上食物,計算老鼠成功走出迷宮吃到食物的時間和次數。發現有牙齒的小老鼠成功走出迷宮花費的時間少,失敗次數少。這說明牙齒的咀嚼刺激腦部發育,經常咀嚼硬的食物可以使孩子聰明。乳牙被蛀壞後牙體組織一塊一塊崩解,無法咀嚼食物,由於孩子的營養攝取不足,發育受限,瘦小,同時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病。
牙齒起著輔助發音的作用,如果前牙過早拔除,孩子說話會不清楚,個別音發音困難。沒有牙齒會影響美觀,敏感的孩子受到小朋友的嘲笑,變得不愛說話,不愛笑,心理行為上受到創傷。另外,乳牙還是誘導恆牙萌出的向導,乳牙過早拔除,牙弓間隙不足,恆牙萌出位置喪失,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長大後需要矯正。齲齒進一步發展引起牙痛,發燒,面部腫脹。如果炎症遷延,反復膿腫,會影響其下方的繼承恆牙,使其釉質發育不全、鈣化不良,萌出時牙面有缺損或斑塊甚至不能萌出。有時慢性炎症的乳牙成為感染病灶,使孩子患上風濕性關節炎,腎炎等全身疾病。因此,乳牙雖然最終被替換,但是乳牙的齲齒不僅降低咀嚼效能,影響第二副牙齒—恆牙的發育,還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心理行為的發育,後果還是很嚴重的,決不能置之不理,或輕易拔除。
乳牙患齲齒後怎麼辦?家長發現孩子牙齒變黑,出現牙洞時一定要上醫院檢查治療。醫生治療齲齒的方法是,用器械去除感染的牙體組織,用充填材料補好牙齒,如果牙齒缺損太大,還可以給牙齒套上金屬的牙套即預成冠,使牙齒更結實。如果齲齒已經感染到牙神經,就采取根管治療的方法取出發炎的牙神經,經過消毒,把充填材料放入牙根後再進行補牙,補好的牙齒可以繼續行使功能,維持到替換。
在進行齲齒治療的過程中,家長不僅要配合醫生,還應該鼓勵孩子配合醫生。牙齒剛剛補好時,可以吃一些軟的食物,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第一次就診是封消炎藥的話,治療當天一定囑咐孩子先不要用治療側的牙齒吃東西,先不要刷未治好的牙齒。第二天再正常進食,刷牙。家長應該經常檢查暫封的藥物,如果脫落了應及時和醫生取得聯系重新封好。一定要准時按復診時間繼續治療,不要延誤治療時機。牙齒補好後,並不是一勞永逸的,還要定期復查。小孩子每3個月,學齡兒童每半年復查一次,以便及早發現齲齒並進行治療。
乳牙雖小但責任重大,家長應該掌握一些保健知識,預防齲齒的發生。齲齒是由於細菌作用在牙齒表面覆著的含糖類食物慢慢發酵產酸使牙齒脫鈣變軟形成齲洞的。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勤漱口、勤刷牙的好習慣。良好的口腔衛生可以使致齲細菌無處藏身。孩子長出牙齒後,家長可以用紗布蘸清水擦洗牙齒和口腔。3歲以前家長每天替孩子刷牙,尤其是睡覺前要徹底清潔口腔,並且刷完牙後不能再吃任何東西了。有些家長給孩子刷完牙後還讓孩子喝奶,吃水果,這是不對的。吃過的東西粘在牙齒上經過細菌一整夜的作用,牙齒會受到浸蝕,久之產生齲洞。因此,家長一定要培養好的刷牙習慣和好的飲食習慣,尤其是不要含著奶瓶睡覺,牙齒萌出後不要在夜裡給孩子喝奶。要培養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飲料的習慣。家長要控制孩子甜食尤其是蔗糖的攝入,如少吃巧克力,奶糖,點心,軟飲料,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
有的家長詢問醫生,我的孩子不吃糖,也刷牙了為什麼還得齲齒呢?這和個人身體素質有關。有的孩子牙齒鈣化不良、釉質發育不全、牙齒排列不齊,唾液粘稠等因素使牙齒不能抵御齲齒的侵襲。為了提高抗齲力,可以定期為孩子的牙齒塗布氟化物,孩子長出恆牙時可以做窩溝封閉預防菌斑在牙面的聚集,以利於牙齒清潔。6歲以上兒童應用含氟牙膏刷牙使牙齒清潔和強壯。另外齲齒是一個慢性破壞的過程,家長一定要定期到醫院檢查,進行常規的專業的口腔保健,一旦發現齲齒進行早期治療,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