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拔牙後麻藥作用消失。可能出現輕微疼痛,但一般都在24小時逐漸消失,無需特殊處理。如疼痛稍重可適當服用鎮靜藥或止痛藥。如果疼痛持續不減甚至逐漸加重,就要尋找其它原因。
⑵ 急性感染。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如不注意無菌操作,便可引起急性感染而致疼痛。因此拔牙時要注意無菌操作,保持口腔衛生預防感染。如已發生炎症應及時治療,保持局部清潔,全身應用抗生素,並給予維生素和合理的營養。
⑶ 慢性感染。多由於拔牙後牙槽窩內留有異物,如牙結石的碎塊、碎牙片、碎骨片及炎性肉芽組織所致。此種情況疼痛一般不嚴重,主要表現是創口長期不愈合,有輕度充血,偶有少理膿性分泌物及炎性肉芽組織增生。因此拔牙時要注意消除牙槽窩內異物,拔牙後注意口腔衛生,就可避免這種慢性感染。其治療只需在局部麻醉下徹底刮除那些異物即可愈合。
⑷ 干槽症。多發生於拔牙後3-4天,疼痛劇烈,並向耳部及颞部擴散,局部血凝塊壞死脫落,牙槽骨壁壞死,創口有臭味甚至出現張口受限,低熱。干槽症的預防是在拔牙時注意無菌操作,拔牙後注意口腔衛生,預防感染,保護牙槽內血塊。在估計有可能發生干燥症者,可用羧苄胺液等滴入,有一定效果,一旦發生了干槽症其治療主要是止痛,消除牙槽內感染及促進正常肉芽組織的生長。局部處理是以1.5-3%過氧化氫液或1:5000高錳酸鉀液反復清洗或沖洗拔牙創口,徹底清除腐敗物,待無臭味後,再以生理鹽水沖洗干淨。然後蘸有丁香油或其它安撫止痛消炎藥物的碘仿紗條或明膠海綿置於牙槽窩內以保護創面。重者需每日換藥,必要時可行局部封閉療法,服用止痛劑,理療或全身應用抗菌消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