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現在非常流行,但是有不少人對洗牙存在誤解,那麼洗牙到底好不好?洗牙痛不痛等,下面小編就來一一告訴你。
“洗牙”醫學稱為“潔治”。通過洗牙可以減輕牙龈炎、牙周炎的炎症狀況,單純洗牙是不能治愈牙周病的,洗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疾病。
步驟/方法
1、為什麼要洗牙
牙龈與牙根面存在一條O.5—2毫米深的淺溝,稱龈溝。龈溝內易積存食物碎屑,附著菌斑,不易清潔,會導致牙龈炎症及牙周疾病。而牙齒鄰接點下方也是難以徹底清潔的區域,僅靠刷牙不能完全清除異物,容易成為引發牙龈疾病的隱患。
牙齒在徹底清刷後的半小時內即會有新的菌斑形成,在30天內可達到最大量,久而久之即成為牙結石,可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出血、口臭,最終引起牙齒松動,甚至脫落。因此,最好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2、10分鐘洗牙不靠譜
洗牙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工作,在口腔醫院裡采用超聲波潔牙機洗牙需一個小時左右。而某些牙科診所或美容院裡洗牙,只需10來分鐘。正規的口腔醫療機構不是這樣的。
在不正規的地方洗牙,有很大危害。只清除看得見的牙垢,而留下了致病作用最強的深層的牙垢,達不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損壞牙龈,尤其是對清除牙垢之後暴露出牙根時不能及時進行進一步的專業治療,不僅導致患者疼痛難忍,還加重牙周病的病情。
3、洗牙會導致過敏和牙齒松動嗎
為什麼有的人洗完後牙齒會有異樣或過敏的感覺?牙齒剛剛脫去牙石,牙齒暴露出來,多少會產生異樣的感覺。健康的牙齒在一段時間以後,異樣感會消失。
有人擔心洗牙後,牙縫寬了,牙齒會不會松動?如果牙縫大了,說明本身就有牙周病,而且牙龈萎縮了,去除牙石後給人牙縫增寬的錯覺,這不是洗牙造成的,而是牙周病本身的原因。如不及時除去牙石,牙龈會進一步萎縮,反而會導致牙周病的發生,最終牙齒脫落。
總的來講洗牙對有牙結石的人來說好處是很明顯的,但常用會破壞口腔的環境,但每半年到一年的一次洗牙還是很有必要的,而有明顯牙周病傾向的人建議每3~6月洗一次牙比較好。
4、洗牙能洗白牙齒嗎
這是個誤區哦,洗牙不能洗白牙齒,洗牙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漬、牙垢、牙結石,但洗牙不會改變牙體本來的顏色,如果是牙齒色素沉積、四環素牙等問題就需要通過牙齒漂白或牙齒修復來解決。
注意事項
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應該預先應用促凝血藥物,以免洗牙時出血。
洗牙的過程通常會有點酸痛,如果發炎情形厲害或牙結石很多、人可能會流血。洗牙後的流血一般一兩天會慢慢消失,只要維持良好口腔衛生,洗牙前的刷牙流血現象多半可在一周左右痊愈。如果局部仍會流血,得請牙醫檢查是否已有牙周病或牙龈深部殘余牙結石。
患有急性傳染病的人群,應等到疾病穩定後,才可洗牙,避免傳染他人。
剛洗的牙齒對冷熱會較敏感而感到酸痛,通常在一周左右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