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牙就出血?別怪牙刷,這可能是牙龈炎
牙龈出血就是牙龈炎嗎?
牙龈就是張開嘴,我們肉眼可見的覆蓋在牙齒根部、牙槽骨外面粉紅色的黏膜組織。
牙龈炎,是指牙龈組織出現炎症反應。有慢性龈炎的患者,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龈出血。
但慢性龈炎一般不咬東西、不刷牙時不會出血。
什麼是慢性龈炎?
慢性龈炎又稱為邊緣性龈炎或單純性龈炎。
牙龈的炎症主要位於游離龈(緊貼牙面的牙龈組織)和龈乳頭(兩顆牙之間呈尖三角形的牙龈組織),是最常見的牙龈病。
慢性龈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咬物或刷牙時易出血,但是經過洗牙後,一般愈合良好。
正常牙龈與患慢性龈炎的,有什麼區別?
(1)顏色:正常牙龈呈粉紅色;患慢性龈炎時,牙龈會變成鮮紅或暗紅色,這是由於血管增生、充血所致。
(2)外形:正常牙龈菲薄呈扇貝狀緊貼於牙面;患慢性龈炎時,由於組織水腫,牙龈邊緣變厚,不再緊貼牙面,有時呈球狀增生,看上去很腫。
(3)質地:正常牙龈質地致密堅韌,牢固地附著於牙槽骨表面;患慢性龈炎時,牙龈變得缺乏彈性,質地變脆。
(4)出血:正常牙龈刷牙時不易出血;患慢性龈炎時,刷牙經常出血。
慢性龈炎如何治療?
牙菌斑是慢性龈炎的根本病因。牙石、食物嵌塞、牙擁擠等可能加重牙龈的炎症。
對於大多數患者而言,一次洗牙,就可以徹底清除牙菌斑、牙石;一周左右,牙龈的炎症即可消退。
但是,如果炎症較重,第一次洗牙時出血較多,導致無法有效去淨牙石,則需要定期洗牙。
對於少數牙龈增生明顯,可通過手術去除過度增生的牙龈,恢復正常外形。
不管是哪種情況,一旦發現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