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牙膏中含有可能致癌的亞硫酸鹽”、“含氟牙膏擠多了牙齒會變脆”、“牙膏管底色標不同成分不一”……近日,這些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牙膏傳言引起不少人關注。這些說法科學嗎?一段時間以來,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廠商和行業協會。
美白牙膏含亞硫酸鹽?
某媒體測試美白牙膏成分的方法不科學;美白牙膏多用磨擦劑進行物理美白
據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調查顯示,美白牙膏占牙膏市場份額達三成。有說法認為,美白牙膏摻和大量漂白劑,其含有的亞硫酸鹽會危害人體健康,廣西一家媒體還曾做實驗測試美白牙膏成分,得出結論含有亞硫酸鹽。是這樣的嗎?
按照該媒體用碘溶液、稀硫酸和澱粉做測試劑來測試美白牙膏成分的方法,江南大學化工學院教授曹光群重復了該實驗。“僅用牙膏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和去離子水體系去做碘—澱粉實驗,顏色一樣會變淺。”曹光群指出,這種簡單的實驗方法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很多因素和物質都可改變該溶液的顏色,如pH值的改變,以及原料維生素C、部分香精、發泡劑等。對此,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范星河教授也認為,亞硫酸鹽能夠讓實驗溶液產生褪色,但溶液褪色並不能反推出實驗牙膏中含有亞硫酸鹽。
“亞硫酸鹽在我國強制性國標GB22115—2008《牙膏用原料規范》的活性成分中明確禁止使用。”曹光群介紹,當下美白牙膏主要通過3種途徑潔白牙齒:使用磨擦劑、使用植酸(有機酸,去除牙漬)等、使用過氧化物漂白。但大多數牙膏采用第一種方法,即主要依靠大粒徑二氧化硅和普通磨擦劑(小粒徑二氧化硅、二水合磷酸氫鈣或碳酸鈣等)進行物理性機械摩擦美白。少數用化學方法美白的,其主要成分是植酸或過氧化氫等,也是國際上通用的。
記者在市場上調查發現,高露潔、立白等品牌的美白牙膏均標示含有水合硅石、月桂醇硫酸酯鈉、珍珠粉、二氧化硅、碳酸鈣、過氧化氫等物質,沒有看到亞硫酸鹽及類似物質。
寶潔口腔護理公關總監郭琬蘋向記者表示,佳潔士牙膏中不添加亞硫酸鈉。立白集團新聞發言人許曉東回應,立白旗下牙膏產品均是通過深度清潔的物理方法達到美白效果。
那麼刷牙後,美白牙膏的殘留會不會危害健康?曹光群認為,磨擦劑對人體無害,但刷牙後最好漱干淨。至於個別牙膏殘留的雙氧水,盡管其濃度較低,但仍可能對口腔造成一定刺激,如發酸、怕涼、腫脹等。對此,國家在《牙膏用原料規范》中已作了規范:當牙膏含過氧化氫時,應在牙膏標簽上注明。當牙膏中過氧化氫濃度>3.0%,消費者最好不要長期使用。
記者檢索發現,廣西媒體報道的由頭,是上海某媒體采訪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教授陳棟的文章。陳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針對的是少數添加漂白成分的美白牙膏,添加成分主要為雙氧水和過氧化脲等國家允許添加的過氧化物,不包括其他媒體報道的亞硫酸鹽。
中山三院口腔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對美白牙膏產品的功效,國家、行業沒有統一的標准,在宣傳上,不少企業還是大玩文字游戲,誇大添加物的療效,誤導消費者。
含氟牙膏使牙齒變脆?
不會讓牙齒變脆,但3歲內兒童與高氟地區人群不宜使用含氟牙膏
廣告裡,總能看到人們在牙刷上擠滿一長條牙膏。而生活中,關於含氟牙膏擠多了會讓牙齒變脆的傳聞一直不斷。對此,專家怎麼看?
曹光群解釋說,含氟牙膏能在牙齒表面形成氟化鈣的膜,可防治齲齒,減少蛀牙,還能抑制口腔細菌產酸。即使擠含氟牙膏過多,也不會使牙齒變脆,反而口腔局部用氟會幫助鈣沉積在牙釉質上,增強牙釉質。
“適量的氟可增強牙齒鈣的抗酸性,預防齲齒,但如果氟含量過高,可能形成氟斑牙或導致慢性氟中毒。”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預防科歐陽勇主任認為,在牙膏上標明氟化鈉含量十分必要,消費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含氟或不含氟的產品。
對於傳聞中的氟斑牙,曹光群解釋,其通常發生在嬰幼兒時期。6歲以前的兒童牙齒處於發育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含氟牙膏的使用是兒童每日氟吸收的主要來源,長期使用就會造成氟斑牙。因此,3歲以前的兒童應禁止使用含氟牙膏,4—6歲兒童應在大人指導下慎重使用,7歲以上兒童可以使用,但不得將牙膏吞進腹中。成人通過口腔黏膜吸收牙膏中的氟,攝入量極少。
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回應,口腔清潔用品中的氟屬於局部用氟,經漱口後攝入量極少,甚至遠遠少於喝一杯綠茶的量。
國家標准《牙膏用原料規范》起草人之一孫東方表示,在氟限量值上,我國標准和國際標准是一致的。國家標准規定,含氟防齲牙膏的可溶氟或游離氟含量及總氟含量都要在0.05%—0.15%之間,兒童含氟防齲牙膏可溶氟或游離氟含量及總氟含量均須在0.05%—0.11%范圍之內。
“正確的刷牙一次最好在0.5—1厘米長,擠多會造成浪費。”曹光群強調,選牙膏不一定非要含氟。“中國有部分地區是高氟地區,如遼寧黑山、山西大同等,就不宜使用含氟牙膏。”
牙膏管底色標辨成分?
牙膏管底顏色與成分無關,2014年實施新標准後采用全成分標識
另一則說法也引起消費者的疑慮:牙膏管底部的紅、黑、藍、綠顏色條分別代表不同的成分,綠色表示純天然;藍色表示一部分是天然成分,一部分是藥用成分;紅色表示一部分是天然成分,一部分是化學成分;黑色則表示全是化學成分。由此,有消費者看完管底顏色後,紛紛把家裡所謂的“問題牙膏”扔了,有的甚至推斷國內大部分牙膏成分都有問題。
對此,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專門作出說明:牙膏管底部顏色條區是機器封口時的定位識別標志,與產品的成分無任何關系。
記者了解到,牙膏包裝底部的顏色條又叫電眼定位點,專用於牙膏產品封尾時的定位與識別,常用色條有紅、藍、綠及黑色等。電眼定位功能在印刷軟管類包裝的時候很常見,並不僅限於牙膏。軟管自動填充的時候,封尾機將對其定位感應;充料完成後,軟管放在自動封尾機上,機器感應到相關顏色點就自動封住軟管,以確保封尾時包裝處於正確的位置。因此,牙膏管底的顏色與產品的成分無任何關系。
既然看顏色辨不出成分,我國的牙膏成分標注情況到底如何?據曹光群介紹,我國牙膏原來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相關規范中,是和化妝品放在一起的,在2010年100號令中規定,牙膏實施與化妝品相仿的全成分標識。但根據我國口腔護理用品的實際情況,我國又在2012年底出台了國標《口腔清潔護理用品通用標簽》,該標准規定了全成分標識及相關問題,該標准將於2014年5月1日正式實施。
(實習編輯:徐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