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外傷:帶著斷牙迅速就醫
小孩子淘氣,最容易發生牙外傷,牙齒摔掉了怎麼辦,馬上去醫院嗎?不對,最佳的辦法是應該馬上撿回斷牙,哪怕是牙齒斷成兩三截也應撿回帶到醫院。如果斷牙表面有附著組織,不要隨意用器具將其去除;也不要將斷牙在干燥的環境下放置過久,或置於有腐蝕性的藥液中,而應放置在鮮奶中,並立刻(最好在30分鐘內)趕往醫院就診。
對於斷牙,醫生會根據情況,將牙進行嚴格的處理後,重新植入原來的牙槽窩,再將該牙與旁邊的牙固定在一起,1~2個月牙齒就可以保存下來。這種方法叫做“牙再植”。斷牙再接以後,為了能延長使用壽命,應盡量避免用前牙咬硬物,還要定期復診,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維護。
·阿莫西林:使用不當損害牙
阿莫西林是兒科最常使用的一種抗生素,但美國密蘇裡大學科研人員發現:阿莫西林會導致小孩出現“牙氟中毒”。它是最常見的牙釉發育缺陷之一,由牙釉質形成時期過量接觸氟化物所致,表現為門牙和臼齒上出刪、的斑點、凹陷與褐變,成年後容易患上多種牙病。
研究人員對579名新生兒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在12個月大日寸,已經有75%的嬰兒服用過阿莫西林,到32個月大時這一數字增加到91%。當他們長到9歲時,24%的孩子時門牙出現氟中毒症狀。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年齡越小的服藥者,牙齒受損的風險越高,出生後3—6個月內服用過阿莫西林的孩子門牙氟中毒的風險是其他孩子的2倍。
專家認為:阿莫西林增進了氟化物對孩子牙齒的毒性,加重了“氟中毒”。雖然僅憑這項研究還不足以要求兒童停止使用阿莫西林,但它能提醒醫生和父母在給孩子服用抗生素時要謹慎,嬰兒階段更是如此。
·美國:每個孩子都有本健全的牙齒健康檔案
美國人對牙齒的厚愛早已形成了一種文化。他們歷來把牙齒的整潔和口腔衛生看成是一種文明的象征和儀表的重要部分。在交際中,尤其是在較高檔次的場合,牙齒不整潔會被人看不起,口臭更被認為不講禮貌。牙不整潔、口不清爽,甚至會影響到求職就業。
·護牙從小做起
嬰兒還沒有萌發出一顆牙時,家長也會在每次喂養後用軟紗布給孩子清潔牙床;乳牙將出未出時,家長會給嬰孩提供用來咀嚼的玩具,以幫助孩子牙床發育。孩子從兩歲起就建立牙齒健康檔案,以記錄日後每一次護理或治療情況。
洗牙是保護牙齒最好的方法之一。美國孩子從小就開始做這件事。矯正也是很普遍的事。他們不會認為戴一口矯正器很難看。如果成年後,牙不齊在他們看來最失身份了。牙齒不但要齊還要白淨,所以很多美國人從青少年起就開始漂白牙齒。成年人參加重要的社交活動前,也習慣性地先把牙齒漂一漂。他們通常在家就有一副漂白的牙套,加上藥水,就像在家做面膜,十分方便。
·美國牙醫最關心的是幫助孩子克服看病時的恐懼
在牙科診所看不到各種器械,所有的器械都是暗藏式的,安裝在漂亮的櫥櫃裡面。孩子躺在牙椅上,抬頭可以看到天花板上電視機播放的電視節目。一般牙醫給孩子保健牙齒時,以不痛為首要原則。如果需要補牙,那麼一定是要麻醉的,等孩子一覺醒來,所有的牙齒問題都解決了。不需要一趟趟地來回跑醫院,也沒有任何痛苦。為了讓孩子不怕看牙,他們的父母在自己定期洗牙或做口腔保健時,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一同前往,讓他們也坐上牙椅,摸摸看看自己的牙齒。
更多口腔最新資訊,請關注39口腔頻道——中國第一口腔疾病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