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牙應該拔
定期檢查是及時發現“壞牙”的必要手段。“等到牙齒出現松動、疼痛時,可能已經到了非拔不可的程度。”劉宇解釋,當牙齒出現反復疼痛、咬合關系不良、畸形影響鄰牙、嚴重病變乳牙或滯留乳牙時,患牙需要拔除的可能性極大。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牙體病:在有菌環境的口腔裡,食物殘渣長期積攢在殘根殘冠上,極易引起感染、發炎甚至影響鄰牙。此外,殘根、殘冠等銳利牙齒邊緣長期對口腔黏膜的不良刺激,或位置異常的智牙長期咬頰,可引起多種口腔黏膜問題,嚴重者易癌變。據統計,出於不良刺激誘發頰癌或舌癌的約占45%。因此,經牙體及修復治療不能恢復的就要考慮拔牙。
根尖周病:牙齒明顯松動,經過根管治療和根尖手術無法治愈者,需要拔牙。
牙周炎:牙齒經常腫痛、無正常咀嚼功能,經洗牙後仍不能治愈者,也要拔牙。牙周炎傳染,一顆患牙出現問題,病菌也會侵蝕其它鄰牙。
移位、錯位、多生牙:很多人不太在乎移位牙和錯位牙,認為只是影響美觀。劉宇說,移位、錯位牙早期可通過正畸方法調整,但如果治療得晚,導致鄰牙齲壞,可能就需要拔掉了。有些多生牙埋伏在颌骨裡面,外面看不見。比如小孩到了萌牙階段,如果兩顆牙之間縫隙特別大,或者該長的恆牙不萌出,就要懷疑是不是多生牙在搗亂。
埋伏多生牙多見於上颌中切牙區,占到所有埋伏多生牙的70%左右。上颌正中多生牙有可能導致鄰近恆牙阻生,異位萌出,牙齒移位或牙列擁擠等症狀,也建議拔除。
牙創傷:因體育運動或其它外傷導致牙齒斷裂,冠根折斷面位於牙頸部以下較深,無法修復的。
埋伏牙、阻生牙:下颌阻生牙導致冠周炎、鄰牙齲壞、牙根吸收、牙列不齊等。上颌阻生尖牙或其它部位阻生牙無法保留者。
病灶牙:引起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颌窦炎等局部病變的病灶牙。引起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虹膜睫狀體炎、風濕性關節炎、腎小球腎炎等的病灶牙。
其它治療需拔牙:正畸時需要減數的牙,修復前需要拔的牙,病變波及牙、放療前拔牙、滯留乳牙等。
無痛拔牙需要醫生技術過關
每顆患牙的情況不同,拔牙的方式也各異,牙冠較完整的牙齒,麻醉後可直接用拔牙鉗拔除;對於牙齒大面積缺損,或者牙齒殘根、斷根、則可能需要輔助敲、鑿等方式拔除;阻生智齒相對比較復雜,可能需要切開牙龈,用鑽磨牙,把牙齒分為多半後分別拔除。
“拔牙前都要先進行無痛局麻注射,以此保證拔牙全程無痛。因此,拔牙疼不疼,主要取決於醫生的麻藥注射水平,很多病人對於拔牙的焦慮來源於注射麻藥時的疼痛感,如果醫生按照無痛注射原則注射,打麻藥時不疼,那麼在麻藥的作用下,拔牙全程都是無痛的。”劉宇強調,用敲、鑿等方式拔除復雜牙時會有震蕩的感覺,但決不是疼痛。
多數患者害怕拔牙,因此,醫患之間的溝通和注射麻藥的技巧非常重要。如何與患者溝通,消除其顧慮,從業幾十年、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劉宇深有體會,首先醫生的態度要和藹,並通過言語交流創造輕松的就診氛圍,其次,通過適當的解釋、安慰性的語言(比如,拔牙並不疼等)獲得患者的信任,避免刺激性的字眼,患者通常非常信任大夫。最後,盡量不把注射器械暴露於病人的視野中。
病人的精神和心理狀態放松後,醫生的注射技巧就該發揮關鍵作用了,用“手持注射器”打麻藥時,手一定要穩,扎的一瞬間速度要快,但推的過程中速度要放緩,按照無痛注射要求,注射速度應為每分鐘2毫升左右,推得太快肯定會產生注射痛。此外,當注射器和藥液溫度較低時,應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後再使用。
除了手動注射麻藥方法,現在還有更為精准的電腦控制無痛局麻注射儀,俗稱機器打針,在電腦的控制下,注射點更准,穩定的注射藥液速度,更能把無痛發揮到極致,非常適合心髒病、高血壓、兒童等特殊人群患者。
一般情況下,拔牙後基本不用消炎藥,有些病人拔牙後自行服用消炎藥,劉宇說,消炎藥只能起到預防感染的作用,拔牙後引起的腫脹等會自行消除。
拔牙前注意休息
拔牙後不多講話
患者在拔牙前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必緊張,術前不要進食過飽,也不應空腹,要及時准確地向醫生說明身體其它系統疾病及過敏史。有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拔牙術前要控制好血壓、血糖,有風濕性心髒病患者拔牙術前3天和當天術前要用青霉素類或廣譜抗生素,以防術後並發症的發生,長期口服抗凝藥的患者最好拔牙術前停藥2-3天,如不能停藥則應同相關醫生協商,避免患者拔牙後因凝血機制差而術後出血過多。
拔牙後患者應緊咬棉紗卷,約30分鐘後吐出。拔牙後24小時不要吸吮拔牙創口,避免用力漱口和刷牙,以免引起出血。溫涼飲食,不吃辣、燙飲食。拔牙後2至3天內傷口有少量出血或口水內帶血絲是正常情況,如出血較多應該及時來醫院檢查。一般拔牙後有輕度疼痛,可根據醫囑用止痛藥和消炎藥。拔牙後要注意休息,不要多講話,不要飲酒和吸煙,不要劇烈運動和過度疲勞。拔牙後傷口有縫線的,約1周後拆線即可。另外,拔牙後傷口通常需2個月才能完全恢復,如需鑲牙者應在拔牙後2個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