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過節應避免用牙過度和極端冷、熱、麻、辣的飲食傷及牙齒損壞口腔粘膜
吃是春節永恆的主題,親友相聚常是美味佳肴、把酒言歡,最忙的一向是嘴,最累的也往往是牙。但在大快朵頤之余,人們經常忽略口腔衛生,而有著各種藏留物的口腔,自然也成了細菌滋生的“樂園”。此外,在這段時間裡,人們的作息規律也常被打亂,比如通宵上網或玩牌,更易造成身心疲勞抵抗力下降,為急性口腔疾病“乘亂作怪”提供了“有利條件”。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如何才能保證“牙好身體好”?專家提醒,無論過節還是日常都應避免用牙過度和極端冷、熱、麻、辣的飲食傷及牙齒損壞口腔粘膜,並盡量控制煙酒、少熬夜,別讓牙周炎、冠周炎“偷襲”。
現象過節累壞牙,沒了口福掃了興
“人們都知道暴飲暴食會傷胃,其實同樣容易傷到牙。”廣東省口腔醫院院長章錦才教授指出,近年來,春節期間因牙痛、牙肉腫痛和出血、牙齒咯傷等口腔急症不得不上醫院的人群明顯增多。這也難怪,過年跟親友聚會,美味佳肴、把酒言歡,最忙的一向是嘴,最累的也往往是牙。但在大快朵頤之余,人們經常忽略口腔衛生,而有著各種藏留物的口腔,自然也成了細菌滋生的“樂園”。
除了日常飲食,在這段時間裡,不少人作息規律也經常被打亂,通宵上網或玩牌,身心疲勞抵抗力下降,更為急性口腔疾病“乘亂作怪”提供了“有利條件”。有些牙髓發炎嚴重者,鼓起一邊臉,跟別人拜年想擠個燦爛的笑容都不容易,結果不單是沒了口福,自己也覺掃興。
誤區導致大部分人都有口腔問題
據第三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我國35~44歲中年人患齲率為88.1%,牙周健康率為14.5%;65~74歲老年人患齲率為98.4%,牙周健康率為14.1%。兩種疾病如此之高的患病率,幾乎可以說人人都有口腔問題。此外,齲病和牙周病均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具有一些慢性病的共同特點即發病因素是多因素,多數人病程進展緩慢,早期症狀不明顯,晚期病變不可逆,最終導致牙齒喪失。章錦才認為,口腔疾病發病率高、涉及地域廣、累及人群較普遍,這跟日常人們不了解以下的保健誤區不無關系——
誤區1“老掉牙”很自然?
有的人認為人老了要掉牙是自然規律,所謂“老掉牙”。人老了是否一定要掉牙呢?首先,掉牙的原因是牙周組織發生病理性的破壞導致的。老年人由於牙周組織的增齡性變化可表現為牙龈退縮、牙根外露、牙縫增寬,這些生理性變化不會直接導致掉牙,只有在增齡性變化基礎上發生牙周疾病才會促使牙齒松動脫落,也就是說老年人患有牙周病才會掉牙。
誤區2牙龈出血不刷牙?
牙龈出血表明牙龈有炎症,需要看牙醫,但是不能停止刷牙,如果停止刷牙,局部細菌會堆積更多,牙龈炎症變得更嚴重更容易出血。可以改用軟毛牙刷,仔細認真地刷牙,可去除牙菌斑,同時按摩牙龈。此時還可以選用中草藥牙膏刷牙,或用一些藥物漱口水漱口。
誤區3洗牙使牙縫變大?
洗牙是指用手工或超聲波潔治器清除牙面牙石和菌斑,維護牙周健康的一種口腔專業保健方法。牙石是鈣化的牙菌斑,口腔衛生越差的人牙石沉積就越多越厚。表面上看牙石可以“穩固”松動的牙齒,實際上,牙石表面吸附者大量的菌斑細菌持續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症,使牙根周圍骨頭破壞吸收,牙龈退縮,牙齒最終松動、脫落。洗牙清除牙縫中間沉積多年的大量牙石,自然會感覺牙縫變寬,牙根外露,牙齒似乎變松。但這不是洗牙造成的後果,而是長期不洗牙造成的結果。
誤區4牙龈出血很正常?
由於牙龈出血現象在成年人群中比較多見,據調查77%的35~44歲中年人檢查有牙龈出血,所以有些人認為牙龈出血是正常現象。其實,牙龈出血是牙龈發炎的主要表現,是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主要症狀。牙龈組織在口腔細菌的刺激和侵犯下發生炎症,使牙龈血管脆性增加,正常的咀嚼和刷牙活動都會使牙龈出血。所以,出現牙龈出血現象要及時尋求醫生檢查治療。
貼士自己給口腔做個全面檢查
長假一向是都市忙人修牙的好時光。有些人平時牙齒沒什麼不適的跡象,也不知道是否存在隱患。對此,章錦才解釋稱,“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疼痛感;牙龈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是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口腔健康標准。真正的口腔健康不僅要求牙齒健康,牙齒所扎根的“土壤”——牙周也要健康才行,但後一層常被人們所忽視。按他推薦的自測方法,你不妨自己當醫生,給自己的口腔做一個全面的檢查——
1.輕扣牙齒,或用牙刷幫助觀察整口牙是否個個穩固無松動現象;
2.用舌尖“巡掃”滿口牙,確實是否無缺失、無殘冠、無殘根;
3.張大嘴,對著鏡子看看牙齒是否無齲齒、無黑點、無牙結石、無色斑色素沉著、無食物嵌塞;
4.感受一下口腔是否無潰瘍、無異味;
5.觀察牙龈顏色是否呈正常的粉紅色、無紅腫跡象;
6.吃冷熱酸甜食物和刷牙時,細心體會有無酸、痛、軟感,有無出血現象;
7.日常口腔內唾液分泌是否充足,有無干燥感。
若以上7種症狀全無,說明你的口腔健康比較有保障;但若出現其中任一項症狀,說明你的口腔健康已亮起紅燈,建議到專科醫院找醫生確診,及早定下相應的治療對策。
支招挽救脆弱的口腔
1.避免過度飲食傷牙損粘膜
節日期間,用牙過度者增多,吃過冷、過熱、酸、甜食品的機會也多,牙齒疼痛的幾率自然增加。有些人的牙受過冷、過熱食物刺激後引起劇烈疼痛,嚴重時有自發痛,夜間甚至會有偏頭痛,令人難以入眠。章錦才稱,這類患者多數是得了牙髓炎,其牙髓組織發生了細菌感染性疾病,又稱“牙神經炎”。俗話所說的“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指的就是這類疾病。他解釋說,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常常是因齲齒(蛀牙)發展而來。而齲齒早期沒有明顯的疼痛症狀,檢查牙面可發現小黑點或小黑洞,如果沒有及時填充治療,進一步發展可有明顯冷、熱、酸、甜刺激敏感症狀。所以,建議在防齲的基礎上,避免頻繁進食酸甜食品。
春節期間一般較冷,不少人喜歡吃火鍋及麻、辣、熱、燙的食物,除了傷牙,也令口腔粘膜受損的機會大增。有的直接吃過熱、過燙食物導致粘膜燙傷;有的吃過硬食物導致粘膜擦傷和血泡;有的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辛辣食物,大量吸煙、飲酒、熬夜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導致口腔粘膜潰瘍、口腔扁平苔藓等粘膜疾病復發。章錦才建議,這段時間除了做好口腔衛生外,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規律作息和飲食,避免吃滾燙辛辣食物,也莫讓身體過度勞累。
2.好煙酒常熬夜,牙周炎來襲
春節期間不少人忙於各種應酬,對口腔衛生敷衍了事,牙面堆積大量牙石、軟垢,使口腔細菌數量急劇增加;大量吸煙、飲酒、通宵熬夜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牙周組織的抵抗力下降,口腔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牙周炎急性發作。而一些智齒萌出受阻或萌出不全者,也易導致智齒牙冠周圍的牙龈發生化膿性炎症,通常表現為牙龈充血紅腫、疼痛、潰爛、口腔異味,甚至形成牙周膿腫和冠周膿腫。對於此類疾病,最好找專業醫生做個體化治療,控制牙周炎或拔除不能正常萌出的“智慧齒”,消除感染病灶。
3.用牙開瓶蓋啃瓜子,小心牙外傷
春節期間各類堅果類和油炸類堅硬食品如瓜子、花生、開心果、油炸果子等是家庭應節的必備食品,人們喜歡用門牙啃咬瓜子等硬物,甚至用牙齒開啟瓶蓋。章錦才提醒,牙齒直接用力吃堅硬食品易被損傷折裂,輕者表現為咀嚼食物時稍有酸軟不適感,重者受傷牙齒會長期酸痛、咀嚼無力、無法進食。此外,春節期間探親訪友應注意安全,特別是小朋友,在嬉笑玩耍間不小心也易碰傷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