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牙的牙周儲備力主要由基牙的牙周組織和颌骨的健康狀況決定,牙周膜起著重要的作用。牙周膜是連接牙槽骨和牙之間的結締組織,通過橫行貫通纖維將牙根懸掛固定在牙槽窩內。牙周膜內有本體感受器,能感知精力的位置、大小和方向,並調控力以保護基牙。牙周膜的纖維組織是良好的應力緩沖結構,在牙根和牙槽骨之間起著緩沖作用。基牙牙周及支持組織的健康決定了基牙的質量,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用牙周膜面積大小評價基牙的支持力,選擇基牙。
1.牙周膜面積測量 魏治統等國內外學者對牙周膜面積進行了系統測量,獲得了不同人種的經典數據(表4-1)。一致的測量結果是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周膜面積最大,第二磨牙次之,再其次是尖牙,牙周膜面積最小的是上颌側切牙和下颌中切牙。 2.牙周膜面積與牙周支持力的關系 牙周膜面積與基牙的牙周儲備力呈正變關系,即牙周膜面積越大,牙周儲備力越大,基牙的支持力越強。從表4-1中可以看出,全口牙中,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周膜面積最大,牙周支持力最強;下颌中切牙的牙周膜面積最小,牙周支持力也最小。 牙根的形態結構與基牙支持力也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牙根的形態與牙周膜面積有關,另一方面牙根的形態結構不同,其受力的反應不同。多根牙的支持力比單根牙強,例如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三足鼎立的結構,能夠提供強大的支持力。 3.牙周膜面積及牙周支持力的動態變化 牙周膜的面積並不是始終不變的,隨著增齡性生理改變,牙槽骨吸收,牙周萎縮,臨床牙冠變長,牙龈緣退縮,造成牙周膜面積減小;亦可因牙周的炎症或病變造成骨吸收和牙周袋,同樣造成牙周膜面積變小,其結果會造成牙周潛力的減小而影響基牙的支持力。臨床上,牙槽骨吸收後實際余留的牙周膜面積大小對基牙的支持力影響更大。應該注意的是牙周膜面積的減小程度受牙根的形狀和數量的影響。通常單根牙頸部區域的牙周膜面積最大;多根牙在牙根分叉處的牙周膜面積最大,頸部次之,根尖處最小。故牙周膜面積最大處一旦發生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膜面積整體受損較大,應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