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嘴唇干裂 >> 唇鼻肌肉張力帶:唇裂修復新理論

唇鼻肌肉張力帶:唇裂修復新理論

  產生背景

  唇裂修復技術的發展歷程

  唇裂修復的歷史可追溯到我國西晉時期,那時就有了“割而補之”的記載。如今,1700余年已經翻過,盡管唇裂的修復經歷了各種皮瓣設計改進,目前以皮瓣旋轉推進原理為代表的術式已逐漸達到較高的修復水平,但其基本仍未脫離“割與補”的思路。1975年,德萊爾(Delaire)醫生提出唇裂的口輪匝肌功能性修復觀點,強調術中對口輪匝肌進行連續性修復,這成為唇裂修復史上裡程碑式的跨越。但由於對口輪匝肌結構認識的限制,單純恢復唇裂肌肉的大致連續性僅部分提高了唇裂修復手術的效果,醫生對於細節的修復仍力不從心。近40年,盡管功能性修復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並廣為醫生接受,但人們並未把肌肉功能性修復與唇鼻形態的細節重建聯系起來。由於治療效果未出現質的飛躍,故這一重要概念也並未引起業界的足夠重視。

  功能性修復雖已提高外觀修復的效果,但唇裂修復中仍存在大量困難。例如,術後鼻形態不良問題、如何完美地修復鼻底和人中形態細節結構的問題、修復嚴重鼻畸形時對軟骨移植和植入體的錯誤依賴問題、手術後長期佩戴鼻管的問題、鼻畸形矯正的年齡問題及矯正術後畸形復發問題等。這些困難的存在,使外科醫生不得不尋求術前正畸[如鼻唇(NAM)矯治器]和術後鼻模長期塑形,這讓本已相當繁復的唇裂序列治療更加龐雜。另外,更為豐富的輔助治療手段也僅僅小幅度提高了治療的效果,但以上提到的諸多困難仍未被徹底解決。

  肌肉張力帶理論的“誕生”

  筆者認為,目前手術效果瓶頸的根源在於醫生對於唇鼻形態的本質存在認識上的不足。若要追求手術效果的突破,則須提出新的理論來作為支撐。因此,筆者及其同事對於8例經過碘處理過的胎兒唇鼻組織進行了微計算機體層(Micro-CT)掃描,並以上唇口輪匝肌和鼻肌為重點,將得到的圖片經過MIMICS軟件進行圖像處理後,再通過計算獲得了上唇口輪匝肌和鼻肌的三維模型(圖1)。基於所得到的三維肌肉模型,同時結合6例成年屍體顯微解剖所見,並通過臨床手術檢驗,筆者提出了唇鼻肌肉復合體的概念及肌肉張力帶理論。

  內容及應用

  新理論的具體內容

  在這一理論中,唇鼻的肌肉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唇鼻的形態是由不同肌肉的靜態和動態張力線組合而維持的,換而言之,唇鼻形態的實質並非組織的堆積,而只是唇鼻周圍肌肉功能在體表的表達形式。鼻肌翼部、鼻中隔降肌、口輪匝肌、上唇鼻翼提肌肌纖維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其共同構成唇鼻肌肉復合體。唇鼻肌肉復合體內部存在3個張力帶結構,彼此可通過交叉作用點相互交織聯系,共同維持唇鼻的特定形態。上唇及鼻部的外觀輪廓及細節均取決於3個復雜聯系的張力帶及其交叉作用點的結構。

  根據對外形的影響度,筆者把唇鼻肌肉張力線歸納成3個張力帶結構:主張力帶、第1副張力帶和第2副張力帶。同一區域內兩束肌肉纖維相互交叉,形成力偶,造成組織的形變,並達到新的力量平衡以維持形態和位置。這就是張力帶在唇鼻肌肉復合體內的重要作用。在3組張力帶中,主張力帶的力量決定了上唇的松緊度、人中的深度、鼻翼的寬度;第1副張力帶的力量決定了鼻翼的外展度、鼻小柱位置及鼻底豐滿度,甚至還與鼻翼的塌陷有關;而第2副張力帶的位置和方向決定了人中的形態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