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研究表明,相比於正常的兒童,唇腭裂患兒的齲齒發生率較高,但是相關的潛在的危險因素卻尚未清楚。本研究旨在對比唇(腭)裂(CL(P))兒童與同齡正常兒童的齲齒發病風險情況。

研究共納入了133名CL(P)患兒(77名5歲患兒,56名10歲患兒)以及297名正常兒童(133名5歲兒童,164名10歲患兒)。使用調查問卷收
集所有研究對象的口腔衛生狀況,飲食習慣和氟暴露信息。使用Quigley-Hein菌斑指數來評價其口腔衛生,並依據國際齲齒檢查和評價系統來對所有研
究對象的齲齒患病率和發病率進行評分。
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唾液樣本,並進行變形鏈球菌、乳酸桿菌、緩沖能力以及分泌速率的檢測。采用Cariogram對比兩組的危險因子和風險狀況進行了比較,並評估所有兒童未來的患齲風險,評級分為“高”和“低”。
結果發現,CL(P)患兒唾液中的乳酸桿菌顯著高於正常兒童(P<0.05),口腔衛生也顯著差於正常兒童(P<0.05)。10歲唇(腭)裂兒童的唾液分泌速率較正常10歲兒童低一些,但差異較小。不患齲的平均概率為59%-67%,兩組兒童之間的差異並不明顯。CL(P)患兒中高患齲風險的
數目顯著升高(OR?=?1.89;95%CI?=?1.25–2.86)。兩組評價為高患齲風險的兒童,其患齲的情況顯著高於低風險的兒童。
口腔衛生較差,唾液中乳酸桿菌的水平較高是CL(P)患兒患齲高風險的最有力的兩大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表明,CL(P)患兒護理中應采用齲齒風險評估模型作為臨床決策制定的基礎以及齲病一級及二級預防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