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熱侵襲 風火邪毒侵犯,傷及牙體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氣血滯留,瘀阻脈絡而為病。《外科正宗》卷四曰:齒病者,有風,有火,亦有陽明濕熱,俱能致之。風痛者,遇風發作浮腫,隨後生痛,以消風散治之。
2.胃火上蒸 胃火素盛,又嗜食辛辣,或風熱邪毒外犯,引動胃火循經上蒸牙床,傷及龈肉,損及脈絡而為病。如《辨證錄》卷三曰:人有牙齒痛甚不可忍,涕淚俱出者,此乃髒腑之火旺,上行於牙齒而作痛也。又說:人有牙疼日久,上下牙床盡腐爛者,至飲食不能用,日夜呼號,此乃胃火獨盛,有升無降之故也。
3.虛火上炎 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爍牙龈,骨髓空虛,牙失榮養,致牙齒浮動而痛。《辨證錄》卷三說:人有牙齒疼痛,至夜而甚,呻吟不臥者,以腎火上沖之故也,然腎火上沖,非實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