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和牙病均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發病過程中,個別病例表現牙痛明顯,心血管病症狀遲發,給口腔科醫生造成假象和干擾,而誤診誤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種危重表現,發病後的24小時內死亡率最高,約有1/3~1/2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前死亡,若能及早發現梗死前先兆症狀並予以處理,可避免梗死發生或使梗死范圍縮小。
通常認為心肌梗死的臨床症狀是以持續及較劇烈的壓搾樣胸痛為主。但實際上,有小部分患者發生心肌梗死其表現不一定是胸痛,還可以表現為牙痛、雙上臂疼痛、上腹部疼痛等。
心源性牙痛是指少數不典型的心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引起牙齒的疼痛。根據本組統計,本病多見於中老年男性,體力勞動和情緒激動是最常見的誘因,牙痛多發生在左下颌,且不能定位,陣發性劇烈疼痛、鈍痛、壓搾樣痛或緊束樣疼痛等,多數患者伴有心血管系統症狀,且有高血壓和冠心病史,牙齒檢查無陽性體征,發作持續時間從1~5min,甚至更長時間,心電圖有明顯的異常改變。
一般來說,在人體的皮膚、肌肉、骨骼肌等處發生的病變與疼痛的部位是一致的。例如,胫骨發生腫瘤時小腿疼痛,肩周發炎時肩周疼痛。但是,當內髒有病變時,有時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即疼痛與病變部位不一致。內髒病變能夠引起附近或者遠處體表部位的疼痛或痛覺過敏,這種現象叫做牽涉痛。
中樞興奮學說的理論認為,牽涉痛是由於到達中樞神經系統的痛性感覺沖動興奮了一些其他的聯絡神經元,引起它們發生反應,就好象受到了來自自己的第一級外周神經元的傳入性沖動的刺激,因此,它具有以下2個基本特征:①牽涉痛完全依賴於原發性疼痛原因的存在而存在,當原發性疼痛被止住時牽涉痛也停止;②牽涉痛和疼痛的擴散都因中樞性機制而發生,而且主要與深部來源的疼痛有關。因此,它不能在發生牽涉痛的部位通過局部封閉、抗炎等方法而緩解疼痛。
心肌缺血、心絞痛可引起心前區、左肩背部、左臂內側直至小手指疼痛,甚至會引發牙齒疼痛及左側面部疼痛。心源性牙痛屬一種牽涉痛,牽涉痛通常是疼痛主訴的一部分,但當來自傷害刺激實際部位的疼痛被調節和抑制,直至不被意識感知時,牽涉痛可構成全部主訴。
多數學者認為是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發生缺血、缺氧時引起心內代謝產物聚集過多,刺激心內感覺纖維,反射到大腦皮質的過程中的“錯位”而產生牙痛感覺。某些冠心病患者由於合並有高血壓病和糖尿病,而導致動脈硬化及血管張力破壞,三叉神經供血受阻,由於受阻點不同,疼痛表現的部位也存在差異。
另外,由於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行改變,痛覺遲鈍及神經末梢感覺障礙也可使症狀產生不典型。且心肌梗死因部位、年齡、痛阈高低而臨床表現差異很大,老年人因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變,此類患者往往無典型胸悶、氣短等,而以放射部位的疼痛為主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