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其實是來自於牙齒自身、牙龈或者其他被感染的牙齒,明確好患牙的位置可以很好的采取爭正確的治療方案,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肉眼是無法確定的,需要到正規的口腔醫院進行檢查。
那到底牙疼是怎麼一回事呢? 1、“由內而外”的牙疼 我們知道,牙神經深藏於牙齒內部,對外界刺激非常的敏感。 但好在有一層厚厚的牙釉質包裹在牙齒的外面,從而阻隔了外界的刺激,可惜的是在牙齒蛀掉之後,這層保護屏障也就被破壞了了,外界的刺激直接作用於牙神經,導致喝水的時候、吃冰棒的時候,會感到一陣鑽心的疼痛。 細菌亡我之心不死,又怎會不對牙神經下手呢? 最終牙神經也會被感染,感染之後當然要報警啦,但是牙神經比較特殊,它發出的疼痛信號,經過“長途跋涉”傳給我們的大腦後,具體的疼痛位置已經變的有些迷離了。 你會覺得,哎好像是這顆牙疼,哎等一下,又好像是那顆牙疼,最後就演變成一邊捂著臉,一邊對牙醫說我牙疼。 哪顆牙疼呀?不知道。。。 隨著時間的流逝,牙神經逐漸死亡,疼痛亦逐漸消失,但這並不意味著病就這樣好了——而是急性炎症轉為了慢性。 細菌接下來會從牙根尖部的小孔出來,蔓延至牙根周圍,造成骨頭的破壞。 有的時候,感染會直接由牙根周圍向上擴散,造成牙周疾病,表現為牙龈處的膿包或是深的牙周袋(牙齒和牙龈之間分離後形成的空間,稱為牙周袋。正常情況下是沒有的)。 如果牙龈起了一個膿包,那麼你才大概可以確定到底是哪顆牙出了問題,另外大腦對牙周組織疼痛的定位也精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