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牙髓感染,只表現為充血,臨床上也叫“可復性牙髓炎”,這時候,牙齒會有遇到冷熱刺激時的一過性敏感。神馬?你有過啊?那抓緊時間看醫生吧。神馬?沒有齲齒?要麼你沒發現,齲洞的位置很隱蔽也是可能的;要麼就是別的原因引起的牙髓充血,如刷牙姿勢不對,在靠近牙龈附近形成的“楔狀缺損”,那裡可是距離牙髓最近的地方哦;要麼你可能牙周有問題;嗯,咬硬物把牙硌裂也是可以出現這樣的啊……總之,好牙是不會出現這樣情況的!
充血加重,伴隨更多細菌的進入,牙髓開始出現“漿液性滲出”。(不理解啊?見過冰淇淋嗎?化了的那種啊!)滲出造成牙髓腔裡的壓力逐漸升高,於是疼痛開始加重,時間也逐漸延長。這個加重的過程,因疼痛出現的快慢,和程度,臨床上分別稱“慢性或急性牙髓炎”。主要症狀在急性期可以出現夜間持續性跳疼、頭疼。
牙髓炎的最終發展會造成牙髓壞死,疼痛會短時間緩解,(別高興!!!)稍後則發展到“根尖周”,牙齒出現脹痛、伸長,嚴重的可以出現腫脹。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臨床上有一種慢性牙髓炎,它從發生到出現壞死,甚至牙根出現病變,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不適。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現牙龈上的“瘘管”以後才知道這個牙齒有問題。所以早期檢查和發現顯得尤為重要。
說到治療,沒別的,除早期“牙髓充血”階段可以用藥物安撫,部分病例可以自愈外,大多數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牙套保護”這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