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牙痛 >> 關於牙痛 >> 牙痛如何灸?

牙痛如何灸?

  【病症概述】

  牙痛,又名“齒痛”,是口腔科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無論是牙齒本身的疾病,或是牙周組織以及颌骨的某些疾病,甚至神經疾患等都可表現為牙痛,這些不同原因引起的牙痛,其程度、性質、持續時間、病程以及外界刺激的關系等均有所不同。因其病因不同,故其病名有異,諸如;“實火牙痛”(又名胃火牙痛)、“虛火牙痛,(又名腎虛牙痛),“風火牙痛”,“齲齒牙痛”(俗稱蛀牙疼痛)等。牙痛一證,早在《靈樞,雜病》篇就有記載,謂“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隋《諸病源候論》中列有“牙齒痛候”,提出“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手陽明之支脈入於齒,若髓氣不足。陽明脈虛,不能榮於牙齒,為風冷所傷,故疼痛也。又有蟲食於牙齒,則齒根有孔,蟲居其間,又傳受余齒,亦皆疼痛,此則針灸不瘥,敷藥蟲死乃痛止。”指出了牙痛的發病原因和齲齒的症狀及治療方法。《丹溪心法·牙齒》中則舉出風熱牙痛、陰虛牙痛、蛀蟲牙痛等不同的治療方法。明《景岳全書·齒牙》將牙痛分為火、腎虛、蟲三證。   http://img.taopic.com/uploads/allimg/130521/240370-1305210i24351.jpg     【病理闡述】     中醫學認為牙痛的原因雖多,但總結起來主要有風熱、胃火、腎虛三類。風熱牙痛多因外感風熱邪毒,內侵牙體及龈肉,邪聚不散,氣血留滯,瘀阻脈絡,不通則痛。手足陽明兩脈分別入上下齒中,若嗜食辛辣,致胃火素盛,大腸郁熱,若火熱循經上擾,灼傷牙床、龈肉,發為胃火牙痛。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若久病傷腎或房勞過度,以致腎陰虧損,陰虛火盛,虛火上炎,灼爍牙龈,發為虛火牙痛;或腎虛日久,精髓不足,牙失榮養,而致牙齒松浮而痛。此外,齲齒也是引起牙痛的一個常見原因。     現代醫學認為牙痛多由牙齒本身、牙周組織疾病如齲齒、外傷、化學藥品等引起的急性根尖周圍炎、牙槽膿腫、牙周膿腫、冠周炎等。附近組織疾病,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亦可出現牽涉性的牙痛。神經系統疾病,如三叉神經痛常以牙痛為主訴。全身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更年期障礙、神經官能症等亦可引起牙痛。由於牙痛的病變部位及引起的原因不同,痛的性質和程度也不相同,大致分為自發性劇痛、鈍痛和物理、化學刺激出現的激發痛,多為劇痛。     【灸療辨證】     1.虛火上炎型     (1)症狀表現:牙齒隱隱作痛,時作時止,午後痛甚,日久不愈,牙龈萎縮,甚則牙浮齒動,常伴腰膝酸軟,舌質嫩紅,少苔,脈象細數。     (2)灸療原則:滋陰益腎,降火止痛。主要取足少陰,厥陰經穴。     (3)灸療處方:太溪、行間、頰車、下關。     (4)隨症加穴:齲齒牙痛者,加牙痛點。     (5)灸療方法:     ①艾條溫和灸:每穴每次施灸10~15分鐘,每日1~2次。     ②艾炷著膚無瘢痕灸:艾炷如麥粒大,每穴每次施灸3~4壯,每日1~2次。     ③艾炷隔姜灸:艾炷如黃豆大,每穴每次施灸5~7壯,每日1次。     ④艾炷隔附子灸:艾炷如黃豆大,每穴每次施灸5~7壯,每日1次。     ⑤生附子敷灸:生附子研細末,醋調,制成如蠶豆大藥丸,每次1丸敷湧泉穴,膠布固定,晚敷早除,每日1次。     ⑥肉桂敷灸:肉桂適量研細末,醋調,制成如蠶豆大藥丸,每次1丸敷湧泉穴,膠布固定,晚敷早除,每日1次。     (6)方義說明:本方具有滋陰益腎、降火止痛的作用。取太溪以益腎陰而降虛火,行間以清瀉肝火,兩穴相配既滋腎水又可瀉肝火;又配頰車、下關以通經氣而止痛。     2.風熱牙痛型     (1)症狀表現:牙痛劇烈,發病突然,牙龈腫脹,得冷痛減,受熱痛增,或兼形寒身熱,腮頰腫脹,口渴,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2)灸療原則:疏風清熱,消腫止痛。主要取手少陽經穴。     (3)灸療處方:液門、外關、風池、合谷。     (4)隨症加穴:①上牙痛者,加下關;②下牙痛者,加頰車。     (5)灸療方法:     ①艾炷著膚無瘢痕灸:艾炷如麥粒大,每穴每次灸3~5壯,每日1~2次。     ②艾炷隔蒜灸:艾炷如棗核大或黃豆大,每穴每次灸5~7壯,每日1~2次。     ③艾炷隔鹽灸:艾炷如棗核大或黃豆大,每穴每次灸5~7壯,每日1~2次。     ④艾條雀啄灸:每穴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2次。     ⑤火柴頭灸:每穴每次灸1焦,每日1次。     ⑥燈火灸:每穴每次灸1焦,每日1次。     ⑦毛莨敷灸:將適量鮮毛茛草與少許食鹽共搗為泥,制成黃豆大藥丸,每穴每次敷1粒,待局部灼痛起泡時去藥。     (6)方義說明:本方具有疏風清熱、消腫止痛的作用。液門、外關分別為手少陽三焦經的荥穴和絡穴,配風池、合谷二穴可疏風清火,洩熱止痛。     3.胃火牙痛型     (1)症狀表現:牙痛甚劇,牙龈紅腫,頰腮焮熱,咀嚼困難,得冷痛減,口渴口臭,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象洪數。     (2)灸療原則:清胃洩熱,消腫止痛。主要取手足陽明經穴。     (3)灸療處方:內庭、合谷、大迎、下關。     (4)隨症加穴:①口苦兼有肝火者,加太沖;②便秘者,加天樞、大腸俞。     (5)灸療方法:     ①艾條雀啄灸:每穴每次施灸20~30分鐘。每日2~3次。     ②艾炷著膚無瘢痕灸:艾炷如黃豆大。每穴每次施灸4~5壯,每日2~3次。     ③艾炷隔蒜灸:艾性如棗核大,每穴每次施灸6~8壯,每日2~3次。     ④艾炷隔鹽灸:艾性如棗核大,每穴每次施灸6~8壯,每日2~3次。     ⑤火柴頭灸;每穴每次灸1焦,每日1次。     ⑥燈火灸:每穴每次灸1焦,每日1次。     ⑦毛茛灸:將適量鮮毛茛草與少許食鹽共搗為泥,制成黃豆大藥丸,每穴每次敷1粒,待局部灼痛起泡時去藥。     (6)方義說明:本方具有清胃洩熱、消腫止痛的作用。取內庭以清瀉陽明胃火,合谷以疏洩手陽明之熱邪,配大迎、下關以疏洩足陽明經氣以止痛。     【補充說明】     1.牙痛的原因很多,除齲齒之外,還有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圍炎、牙周炎、冠周炎、牙本質過敏等均可引起。灸法對本病有止痛作用,但對某些症情做詳細檢查,明確診斷,進行病因治療。     2.飲食上,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蘿卜等。忌酒及熱性動火食品。勿吃過硬食物,少吃過酸、過冷、過熱食物。睡前不宜吃糖、餅干等澱粉之類的食物。     3.脾氣急躁,容易動怒會誘發牙痛,故宜心胸豁達,情緒寧靜。     4.保持大便通暢,勿使糞毒上攻。     5.注意口腔衛生,保持正確的刷牙方法和刷牙方式。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