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很多顧客都會因牙痛到藥店購藥救急。雖然在藥店無法明確西醫診斷,但是對症治療、緩解疼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尤其是中藥治療的優勢明顯。無論是何種疾患引起的牙痛,都可以進行中藥內服外用,這也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特點。
中藥內服,分五型辨治
祖國醫學認為,“齒為骨之余”,“腎主骨”,足陽明胃經經脈絡於龈中,故齒與腎、龈與胃關系最為密切。從整體觀念出發,牙痛往往與外邪侵襲、炎症、肝腎失調及不重視自我保健等因素有關。根據具體情況,牙痛分為以下五型進行內服藥物辨治。
風火牙痛:
表現為牙痛劇烈,呈陣發性發作,因外感風熱而發,故遇風發作或加重,遇冷痛減,受熱加重,牙龈紅腫,常出現惡寒、發熱、口渴、脈數等全身症狀。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可選用萬通炎康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或冬凌草糖漿,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或穿心蓮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風冷牙痛:
表現為陣發性牙痛,因外感風寒而發,故遇風寒發作或加重,遇熱痛減,牙龈腫或不腫,可伴有惡風寒、無汗、頭痛、鼻塞聲重、舌淡苔白等症狀。治宜疏風散寒止痛,可選用川芎茶調丸,每次8丸,每日3次,飯後清茶送服。
胃火牙痛:
表現為疼痛劇烈,牙龈與顏面部紅腫,或牙龈溢膿、出血,有時張口困難,同時可見頭痛、口渴、口臭、尿少、便秘、發熱、舌苔黃膩等胃火熾盛症狀。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痛,可選用口炎清顆粒,每次10克,每日3次,沖飲;或銀黃膠囊,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或銀蒲解毒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虛火牙痛:
表現為牙齒隱隱作痛,午後與夜間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紅腫,常有牙齒松動、咬物無力或牙龈出血等,可伴有腰酸、頭暈、口干咽燥、舌紅苔白、脈細數等陰虛症狀。治宜滋陰益腎,降火止痛,可選用知柏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玄麥甘桔顆粒,每次10克,每日3次,沖飲。
肝火牙痛:
表現為牙痛牽引頭痛,情緒波動時發作或加重,常伴有口苦、目赤、耳鳴、脅痛、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等肝火旺盛症狀。宜清瀉肝膽,疏肝止痛,可選用龍膽瀉肝丸,每次3~6克,每日2次,口服。
外治,也要對“證”
在選用中成藥外治時,重在分清寒熱。風冷牙痛是因寒邪而起,其余證型均是熱邪作祟。所以風冷牙痛只能用溫藥,其余牙痛選用寒藥。
如意金黃散:
取本品適量,用茶水少許調勻,外敷腫脹疼痛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於火熱引起的牙痛。
冰硼散:
取食鹽水含漱後,用本品外搽疼痛處,每日2~3次。可瀉火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火熱引起的牙痛。
辛香止痛吸入劑:
清潔鼻腔後,取本品拔去套管,把帶孔端插入鼻孔一側內,用手指將另一側鼻孔輕輕按住,深吸氣並改用口呼吸,吸入20分鐘,每日1~2次。每支藥可用1~3次。一般用藥3~5分鐘後,疼痛可止。可芳香行氣,活絡止痛,藥性偏溫,適用於風冷牙痛。
正骨水:
用棉球蘸正骨水,塞入外耳道中,使其與周圍皮膚密切接觸,若棉球已干,可再滴些正骨水,一般只塞患側外耳道,兩側疼痛也可塞雙側,經過3~5分鐘,疼痛可止。一般寒熱牙痛均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