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細胞(RBC)計數意義
紅細胞增多見於:
(1)血液中紅細胞絕對值增多,見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2)機體長期缺氧,如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發绀性先天性心髒病引起繼發性紅細胞增多;
(3)因一時性血漿中水分丟失過多、血液濃縮,如劇烈吐瀉、脫水、燒傷引起相對性紅細胞增多。
紅細胞減少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如骨髓造血功能障礙,造血原料缺乏,紅細胞破壞過多、過早等。
二、血紅蛋白(Hb)測定意義 其增減的意義大致與紅細胞增減相似,但在各種不同類型貧血時,紅細胞數與血紅蛋白量的減低不一定呈平行關系。如小紅細胞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比紅細胞數減少更為明顯;在大紅細胞性貧血時,則紅細胞減少的程度較血紅蛋白減少更為嚴重。
三、紅細胞形態學檢查
紅細胞大小異常包括:
1.小紅細胞,直徑小於6μm,厚度薄,常見於缺鐵性貧血。
2. 大紅細胞,直徑大於10μm,體積大,常見於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3.紅細胞大小不均,大小相差1倍以上,常見於各種增生性貧血,但不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紅細胞形態異常包括:
1.球形紅細胞,直徑縮小,厚度增加,常見於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2.靶形紅細胞,呈靶形,主要見於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某些血紅蛋白病、脾切除術後等
3.橢圓形紅細胞,長徑增大,橫徑縮小,呈橢圓形,見於遺傳性橢圓形細胞增多症,也可見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4. 鐮形紅細胞,如鐮刀形、柳葉狀等,主要見於鐮形紅細胞性貧血。
5. 紅細胞缗線狀形成,呈平行疊串狀排列,見於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高纖維蛋白血症等。
紅細胞染色異常,紅細胞染色深淺反映著血紅蛋白含量,包括:
1.低色素性,紅細胞內含血紅蛋白減少,見於缺鐵性貧血及其他低色素性貧血。
2.高色素性,紅細胞內含血紅蛋白較多,多見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3.嗜多色性,是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呈灰藍色,體積稍大,見於骨髓造紅細胞功能旺盛的增生性貧血。
紅細胞結構異常包括:
1. 嗜鹼性點彩,見於重金屬(鉛、铋、銀等)中毒,硝基苯、苯胺等中毒及溶血性貧血、惡性腫瘤等。
2.卡波(Cabot)環,可能是幼紅細胞核膜的殘余物,見於溶血性貧血、某些增生性貧血。
3. 何-喬(Howell-Jolly)小體,可能是細胞核的殘余物,見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及脾切除術後。
四、白細胞(WBC)計數意義
白細胞增多見於:
⑴急性感染:包括化膿菌感染、桿菌感染引起腎孟腎炎、膽囊炎等,病毒感染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乙型腦炎等,寄生蟲感染引起急
性血吸蟲病,螺旋體病引起的鉤端螺旋體病等,重度感染時可引起白細胞總數顯著增高並可出現明顯核左移。
⑵嚴重燒傷、較大手術後、心肌梗死等引起的組織損傷、壞死。
⑶數量極度增高時,見於惡性腫瘤、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
⑷見於急性失血,尤其是內髒破裂、宮外孕等引起的內出血。
⑸見於急性化學藥物有機磷中毒,也見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引起的代謝性中毒。
白細胞總數減少見於:
⑴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沙門菌,病毒感染,如流感 、病毒性肝炎,寄生蟲感染,如瘧疾等。
⑵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白細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
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免疫抗體導致的白細胞減少。
⑷理化損傷及藥物反應,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線損傷、化學品中毒,如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藥等引起的各種反應。
⑸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進等。
五、白細胞分類(DC)意義
中性粒細胞(N)總數的增多或減少的臨床意義與白細胞相似。
⒈嗜酸性粒細胞(E)增多見於:
⑴過敏性變態反應,如支氣管哮喘、藥物性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等。
⑵寄生蟲病,如腸道寄生蟲鉤蟲、蛔蟲等。
⑶某些皮膚病,如濕疹、天疱瘡、剝脫性皮炎等。
⑷急性傳染病恢復時,一般在常起病時細胞數減少,當開始恢復時可呈現增多,提示病情好轉。
⑸某些血液病及惡性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肺癌等。
⒉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
⑴當腎上皮質功能亢進或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時。
⑵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尤其在傷寒、副傷寒、嚴重燒傷、大手術後。
嗜鹼性粒細胞
(B)增多見於:
⑴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症;
⑵脾切除術後、疫苗預防注射後等。 嗜鹼性粒細胞減少一般無臨床意義。
1.淋巴細胞(L)增多見於:
⑴初生嬰兒、兒童的生理性增多;
⑵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減少症可引起淋巴細胞相對性增多;
⑶某些感染,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細菌性感染如百日咳、慢性感染如結核病的恢復期;
⑷急、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2.淋巴細胞減少大多是相對性減少,或見於長期接觸放射線或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後。
單核細胞(M)增多見於:
⑴某些感染如結核病活動期,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瘧疾等;
⑵某些血液病,如淋巴瘤、高雪病、單核細胞性白血病且可出現原、幼單核細胞。單核細胞減少一般無特殊臨床意義。
六、白細胞的常見形態變化
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包括:
⑴核左移,常見於感染,尤以急性化膿性感染最常見,其他如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時也可出現。
⑵核右移,主要見於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使用抗代謝藥物治療後、感染恢復期等。
中性粒細胞的形態異常包括:
⑴中毒顆粒:常見於嚴重的化膿性感染、大面積燒傷等。
⑵空泡變性:常見於嚴重感染,特別是敗血症,因粒細胞受損發生脂肪變性所致。
⑶核變性,臨床意義同空泡變性。
⑷棒狀小體,僅見於白血病細胞中,但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則不出現棒狀小體。
淋巴細胞形態變異根據形態特點分為3型:
Ⅰ型(空泡型)、Ⅱ型(不規則型)、Ⅲ型(幼稚型)。除以上3型外,尚可有呈漿細胞樣或組織細胞樣的異形淋巴細胞,見於:
⑴病毒感染性疾病;
⑵某些細菌性感染,原蟲、螺旋體感染;
⑶某些免疫性疾病、藥物過敏等。
七、血小板計數意義
血小板減少見於:
⑴血小板生成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放射線損傷;
⑵血小板破壞過多,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藥物損傷;
⑶血小板消耗過多,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⑷血小板分布異常,如脾腫大、輸入大量血漿血液受稀釋等。
血小板增多見於:
⑴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後可呈反應性增多;
⑵骨髓增生病,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
八、血小板學形態檢查 正常血小板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4μm,含嗜天青顆粒。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多數個成簇聚集,若呈單個分散
分布提示血小板功能不良。幼稚血小板體積大,胞質藍色加深。當血小板異常增生時,呈大小不等,形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