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5年的第三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病的患病率高達66.0%,更驚人的是其中97%都未經治療;12歲兒童恆牙齲病的患病率為28.9%,89%未經治療。
廣東省口腔醫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口腔醫院原副院長歐堯表示,我國兒童乳牙蛀牙治療率如此之低,與許多家長認為乳牙會換掉、無須理會有關。但他提醒,兒童六七歲時最早長出的恆牙“六齡牙”窩溝細而深易蛀牙,家長卻往往把其誤認作乳牙而不多加保護。他建議孩子乳牙長齊後家長就應給他們刷牙,並逐步培養他們的護齒習慣。
逾九成兒童蛀牙未治療
該項調查還顯示,廣東省兒童齲病情況和全國情況一樣不容樂觀:5歲兒童乳牙齲病的患病率高達69.0%,其中94%未經治療;12歲兒童恆牙齲病的患病率為33.5%,90%未經治療。為什麼絕大部分兒童的乳牙齲病都沒有得到治療呢?廣東省口腔醫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口腔醫院原副院長歐堯認為,這是因為許多家長都存在“反正是乳牙,遲早要換”的想法,“但許多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往往都會被四顆‘六齡牙’所‘騙倒’。”
他介紹,一般兒童在六七歲左右時,第一顆恆牙就開始“冒頭”,位置在最後一顆乳牙的後方,上下左右一共四顆,稱為“六齡牙”。在剛剛長出來時,六齡牙表面有許多細深的窩溝,很容易殘留食物引起蛀牙。但由於“六齡牙”所生長的位置上原來並沒有乳牙,並非經過“換牙”過程後再長出來的,所以容易被家長誤認為它們本身也是乳牙,即使出現齲病也置之不理。
“許多家長不知道,這批長出的幾顆牙其實就是我們的第一恆磨牙,我們吃東西,它們就是第一頂梁柱。‘六齡牙’爛了是沒有‘後備’換的,如果在剛長出來的時候就因為保護不好而爛牙,就是一輩子的事。”所以,他建議父母最好請牙醫給孩子的六齡牙做“窩溝封閉”來保護它們。窩溝封閉是指不去除咬合面牙體組織,在磨牙窩溝上塗布一層保護性屏障,從而預防窩溝齲的發生,還可以使早期齲損停止發展。
乳牙出齊就要開始刷牙
歐堯表示,幼兒在乳牙還沒出齊的時候,家長可以用手指為其清潔牙齒,到兩歲半左右乳牙出齊之後,就要開始給孩子刷牙了。除此以外,家長還要逐步從以下四方面培養孩子的護齒習慣。
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夠幫助牙齒變得強壯,還能在牙齒受到酸性物質的侵蝕後對自身進行修補,有助預防蛀牙。“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吃糖更多,但由於多個州的飲用水中都添加了氟,所以蛀牙率比我國的低很多。”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大人要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兒童最好是半年一次檢查。
少吃甜品和含糖飲料:選擇對牙齒有利、含糖量比較低的食物。零食大多含糖量都很高,我們口中的細菌會把糖分解產生酸,酸會損害牙齒的釉質,使牙齒脫礦進而產生蛀牙。“如果孩子實在想吃零食,家長可以要求他們在餐後吃或一次性吃完。”
餐後和零食後做做咀嚼運動:咀嚼可以使口腔內唾液流量迅速增加,沖走口腔裡的食物殘渣和糖,並且大大減少酸對牙齒的破壞作用。唾液裡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可促進被損傷的牙釉質的再礦化,使牙齒變得堅固。
保護好孩子的牙齒健康,家長們自己也要注意。歐堯留意到:部分年輕白領開始摒棄刷牙的習慣,早晚兩次用使用較方便的漱口水代替,甚至教孩子也這樣做。他特別提醒,無論是用漱口水漱口,還是咀嚼口香糖,都無法代替刷牙在保護牙齒上所起的作用。“牙齒上的菌斑非常頑固,單靠漱口水無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