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五官科醫院口腔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分析樁核修復失敗的原因,探討影響樁核修復效果的可能因素。研究指出,引起樁核修復失敗的原因較復雜,臨床醫師應嚴格掌握適應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做出正確選擇,從而減少修復失敗。該文發表在2014年第01期《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雜志上。
收集因樁核修復失敗前來修復科就診的患者107例109顆牙,通過門診常規檢查、X線片診斷及病史調查,分析樁核修復失敗的原因。
樁核松脫共71顆,牙體劈裂38顆。引起樁核松脫的原因依次為:患牙缺損達到龈下(43.7%)、樁核長度不足(21.1%)、樁核與根管結合不好(12.7%)、樁核錐度過大(9.9%)、患者飲食習慣及咬合不良(7.0%)、修復時間超過5年(2.8%)、活動義齒基牙(2.8%)。牙體劈裂中,失敗的主要原因依次為:樁核非貴金屬制造且根管壁薄(47.4%)、螺紋樁(31.6%)、繼發齲齒(21.1%)。
(實習編輯:徐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