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齲齒最大的原因是缺鈣
在我國嬰幼兒及兒童中,罹患齲齒的概率竟高達79.55%,而這其中,有絕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吃糖造成的,導致齲齒最大的原因是缺鈣!
齲齒,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蟲牙”、“蛀牙”,是兒時媽媽用來阻止我們吃糖果的“小惡魔“,也是很多人對牙病的第一印象。近期,一項怵目驚心的調研數據顯示:在我國嬰幼兒及兒童中,罹患齲齒的概率竟高達79.55%,而這其中,有絕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吃糖造成的。那導致齲齒最大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牙齒的構造。牙齒是由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三種鈣化的硬組織和容納牙髓軟組織的髓腔構成的。從圖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明白:牙釉質是所有牙組織最基礎的屏障,所以牙齒健康的關鍵就在於最外層的牙釉質是否足夠“強壯“。而牙釉質的主要成分就是鈣!
如果在牙齒發育期,沒有充足的鈣質補充,牙釉質的保護力就會下降。常見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利用口腔中的糖酵解產生酸性物質,破壞牙本質,導致齲齒發生。所以說糖只是給不好的牙齒提供了滋生病菌的環境,並不是造成齲齒的根本原因,造成齲齒的罪魁禍首是缺鈣。
也許有人會說:我從孩子長牙起就一直在關注補鈣,食補藥補齊上陣,寶寶肯定沒缺鈣,為什麼還會得齲齒呢?這是因為牙釉質裡的鈣是在牙齒生長過程中造釉細胞吸收人體中的鈣形成的,而這一過程從胎寶寶階段就已經開始。
因此,在小兒的整個牙齒發育期(乳牙發育是孕4月到出生後2歲,恆牙是寶寶1歲半到14歲),任何階段如果缺鈣,都可能會造成牙齒鈣化不全,牙釉質保護力下降,使孩子易生齲齒,甚至為牙齒健康埋下一生的隱患。
想讓寶寶將來有一口“好牙“,麻麻從孕期開始就應該注意飲食均衡應有意識地增加鈣的攝入量。寶寶出生後,新媽媽們可以通過寶寶每日母乳、輔食的攝入情況計算每日鈣的攝入量,如未達到推薦攝入量,則需要額外補充鈣劑。需要注意的是:嬰幼兒時期是寶寶味蕾發育和口味偏好形成的關鍵期,過重的口味會影響寶寶味蕾發育,導致偏食挑食。給寶寶選鈣,應結合其味蕾發育特點,不要選口味太酸太甜的鈣劑,天然無味或近似母乳的淡奶味鈣劑最佳。
除了補鈣以外,要想牙口好,還要注意教寶寶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糾正吮指、吐舌、咬下唇、下颌前伸、偏側咀嚼、咬鉛筆等不良習慣;堅持早晚刷牙,每次2-3分鐘;飯後漱口;晚上刷牙後不要再吃食物。
呵護乳牙,拒絕齲齒,從胎寶寶開始,麻麻們get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