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黏膜白斑 >> 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白斑病(oralleukoplakia,OLK)是一種口腔科臨床上較常見的疾病,表現為口腔粘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塊,屬於癌前病變,有轉變成口腔鱗癌的潛在可能,對於口腔白斑這個名詞或術語的定義,多年來一直有所爭議,甚至到目前為止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見。1978年,WHO首次制定了較為明確的OLK定義,並在1983年又對該定義進行了修訂。白斑的定義和診斷標准為:OLK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白色斑塊,臨床和組織病理學上不能診斷為其他疾病,不應包括上腭的煙草性過角化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單純性過角化,同時指出該病屬於癌前病變。
   
  我國“兩病”(口腔白斑與口腔扁平苔藓)防治研究協作組在1983年依據WHO的定義修改為:OLK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白色角化斑塊,屬於癌前病變,不包括吸煙等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後可以消退的單純性過角化。該定義明確了兩點:①明確指出了OLK是一種癌前病變;②明確排除了由局部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的一大類白色角化病。
   
  目前,大多數學者都認為OLK和口腔良性過角化病(oralbenignhyperkemtosis,OHK)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口腔粘膜白色損害。前者為癌前病變,有不同程度的上皮異常增生;後者為良性損害,有過角化,但無上皮異常增生,並有明確的致病因素,如吸煙等,去除病因後,損害可逆轉。應將兩者嚴格區分,以利於指導研究和臨床工作,同時也緩解了多數白色角化病病人的精神負擔,提高了人們對OLK的警惕性。

  二、臨床類型及表現
   
  OLK的損害局部臨床表現主要為在一處或多處的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斑塊狀病變,可發生於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但以頰、舌、唇最為多見。由於白斑病的臨床表現變化大,且各種不同的表現其治療與預後也不盡相同,為了便於診斷、治療和觀察,有必要對白斑做細致的分型或分類。
  
  對於白斑病的分類,多年來國內外學者曾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Banaczy把OLK的局部表現分為單純型、疣狀型和潰瘍型三型;Pinborg主張將OLK分為均質型與顆粒型兩型,而國內李輝摹則將OLK分為斑塊型、顆粒型、皺紋紙狀及疣狀型4型。
   
  我國“兩病”協作組綜合各方面的研究結果,將OLK分為以下4型:
   
  1.單純型(又稱均質型)  為白色斑塊,表面略粗糙,呈皺紋紙狀或有溝紋,無症狀或有輕度不適。
   
  2.疣狀型  呈乳白色,厚而高起,表面不平,呈刺狀或絨毛狀突起,粗糙,質稍硬,可有不適感。
   
  3.顆粒型  在充血或發紅的粘膜上,有大小不等的白色角化顆粒或結節高出粘膜面,可伴有糜爛,能發生刺激痛。
   
  4.潰瘍型  在白色斑塊上,有糜爛或潰瘍,常伴有自發性疼痛。
  
  從上面4型所占的比例來看,以單純型占大多數,疣狀型次之,而顆粒型與潰瘍型則較少,且均質型、顆粒型及疣狀型均有可能演變發展成潰瘍型。

  三、癌變情況
   
  白斑屬癌前病變,具有潛在惡變的可能。目前,白斑癌變已經肯定,但比例並不太高,所以,不能認為白斑就一定要癌變。根據WHO及國內報道的研究資料,白斑的癌變率大多在3%-5%左右。
   
  在臨床上對什麼樣的白斑要嚴加注意?何種白斑比較危險呢?以下情況和問題值得注意與參考。
   
  (一)臨床類型
   
  白斑的惡變傾向與臨床類型有相當密切的關系,通常均質型不易惡變,疣狀型易惡變,而顆粒型和潰瘍型的惡變率則較高,故在臨床上對非均質型白斑要特別注意,以警惕其惡變。  
  
  (二)病變部位
 
  白斑可發生於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但口腔中有三個區域:①口底—舌腹(包括狹窄的舌緣在內);②頰粘膜在口角區的三角形區域;③軟腭復合體(包括軟腭—咽前柱—後側磨牙後墊)是OLK的危險區,是較易發生惡變的危險部位,因而要對這些區域的白斑特別警惕,防止其發生惡變。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