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疾病是造成缺牙的罪魁禍首
很多人都不知道,牙周疾病是導致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疾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其發病初始,症狀較輕微,患者可能沒有什麼特別不適的感覺。當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將出現一個極為常見的症狀:在早晨刷牙或進食時,牙龈容易出血;勞累過度、睡眠不足,或飲食不當、攝入煙酒過多時,會出現牙龈紅腫酸痛,患牙有浮動感、松動感。然而,遺憾的是,約有40%以上的人不知道這就是牙周疾病的表現,於是聽之任之,任其發展,在出血較多或較嚴重時,甚至放棄刷牙,結果致使牙周疾病加重。
牙龈出血→不願刷牙/隨便刷牙→口腔衛生差/更差→牙龈出血更嚴重→牙周病加重的惡性循環
牙周炎慢性發展,牙齒的牙冠會慢慢變長,牙根暴露,這時候患者對冷熱水的刺激會感到酸痛不適;且暴露的牙根容易發生齲壞,最後不得不拔牙。在我國,牙周疾病引起的根部齲壞,已成為危害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據調查,平均每5位成年人中就有4位受到牙根部蛀牙的威脅。與兒童中常見的牙冠齲相比,成年人的牙根齲因發病率高、不易修復和難以及時發現而更具危害性。因此,口腔衛生專家們呼吁:護齒要從“根”開始,並提出了“根部防蛀,固本正源”的全新口腔保健護理概念。
那麼如何預防根部齲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堅持每天早晚刷牙,並選擇含氟防齲配方及高檔硅磨料的牙膏和軟毛牙刷,用正確的方法刷牙,每天刷牙2~3次,每次3~5分鐘,在牙列的裡外上下作顫動式刷牙。
另外,定期作口腔檢查和口腔清潔。一般成年人應每隔3~6個月定期到醫院口腔科作一次徹底的口腔檢查與口腔清潔(洗牙)。通過超聲波潔牙機作快頻率的超聲震蕩,可以清除不易被發現的牙龈下牙菌斑、軟垢、牙結石等。當發現較嚴重的牙龈炎、牙周炎時,患者除了徹底清潔口腔(洗牙)外,往往還得用抗菌消炎藥物,如用1%雙氧水漱口,或用螺旋霉素、滅滴靈等。此外,患者還得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適當作牙龈、牙周保健按摩、叩齒;避免吃煎炒熱辣的食物。對於少數患者,還需作牙周手術治療,徹底清除牙周的炎症肉芽組織,必要時還需植入骨粉、骨誘導膜等,刺激引導牙周骨組織增生,從而使之得到徹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