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口腔潰瘍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口腔內出現了細菌性炎症,該疾病發病高發人群,主要以兒童為主,並且是任何年齡段的孩子。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在對孩子的護理中,尤其需要多加小心。
潰瘍性口炎(ulcerative stomatitis)主要是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亦可引起。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假膜,故又稱假膜性口炎(pscudo membranous stomatitis)。
潰瘍性口炎做哪些檢查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升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初起粘膜充血、水腫、可有疱疹,後發生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創面覆蓋較厚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黃色假膜,邊界清楚,易於擦去,擦後遺留溢血的糜爛面,不久又重新出現假膜。局部疼痛,淋巴結腫大。拒食、煩躁、發熱39%一40%。外周血象中白細胞常增高;創面滲出液塗片染色可見大量細菌。全身症狀輕者約一周左右體溫恢復正常,潰瘍逐漸痊愈;重者可出現脫水和酸中毒。根據上述臨床症狀可作診斷。
檢查結果出來後,如果血常規中白細胞數超過正常范圍,主要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時候,就表示已經出現炎症,需要進行消炎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