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口腔潰瘍 >> 口腔潰瘍診斷治療 >> 口腔潰瘍用什麼藥可以治療呢

口腔潰瘍用什麼藥可以治療呢

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有很多,但是多數的朋友在患上口腔潰瘍以後,就會強忍著痛苦,而不去治療,以為過幾天就會自行愈合,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口腔潰瘍要及時治療才行,那麼有哪些藥物可以治療口腔潰瘍這種疾病呢。

治療潰瘍病的藥物雖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幾大類:

1.抑酸劑:研究證實,潰瘍病的發生和胃酸有密切關系。抑制胃酸也使不少病人的症狀好轉乃至消失,所以就有對酸下藥之舉。抑酸劑分為兩個小群:一是H2——受體抑制劑,其成員名稱之尾均有“替丁”(fidine)二字。包括最早用於臨床的西咪替丁,即甲氰脒胍(用量:800毫克每晚一次或400毫克日2次),爾後的雷尼替丁(300毫克晚1次或150毫克日2次)、法莫替丁(40毫克每晚1次或20毫克日2次),羅沙替丁(150毫克晚1次或75毫克日2次)等。但甲氰脒胍副作用較多,如腹洩、腹脹、口干、白細胞下降、皮疹等,應加注意。肝、腎功能不全,老年、兒童、孕婦禁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相對不良反應較少。

替丁類藥物抑酸作用不夠強,因而近年來拉唑群(其尾均有ragole字樣)繼之而起。人體在生產胃酸的最後一步,用流行的話說叫作“瓶頸”反應,本質上是一種產酸特異酶,叫氫離子——鉀離子ATP酶,簡稱質子泵。所以這一小群又稱質子泵抑制劑。和它的長兄相比,抑酸作用強而持久,因為切斷了“瓶頸”反應,抑制了一切歪門斜道的產酸。一旦停藥,不到兩天胃酸就可正常分泌。但其價格稍貴,成員有奧美拉唑(20毫克日1次)、蘭索拉唑(30毫克日1次)、潘妥拉唑(40毫克日1次)等。不但用量小,服藥次數也少,但也有惡心、上腹痛等副作用,偶有皮疹,不影響治療。孕婦及哺乳婦女忌用。

2.黏膜保護劑:黏膜保護劑的功能是保護黏膜,使其不受胃酸、膽汁或其它有害物、藥物的侵害。這些藥物到達胃以後,能和潰瘍底部蛋白質結合,形成一層牢固的保護膜,就像鋼板上刷了一層防銹漆一樣。其中硫糖鋁、氫氧化鋁,還能與已生成的胃酸起中和反應。黏膜保護劑的共同特點是:不被吸收,不進入血流,只在局部起作用。少見的不良反應有:便秘、腹脹、舌及大便發黑(铋劑)等。常用的黏膜保護劑有:硫糖鋁(1克,日3~4片,嚼服)、枸椽酸(或果膠)铋(1克,日4次,用少量溫開水沖服)、氫氧化鋁凝膠(15毫升,日3~4次,服前要將藥物搖勻)。均在餐前半小時服用。

3.復方制劑:藥品中含有酸中和藥、黏膜保護藥等。但和前兩類相比,藥力似有不足。如胃必治(成分為碳酸鎂、碳酸氫鈉、鋁酸铋等)、胃得樂(次硝酸铋、碳酸氫鈉、碳酸鎂、大黃)、胃仙優(甘草酸鈉、葡萄糖醛酸、氫氧化鋁、二硅酸鎂、牛膽浸膏、葉綠素、薄荷腦、維生素U)及胃舒平等。

要強調的是,治療潰瘍病必須按照症狀來用藥,而不是隨便買點胃藥吃,不痛不吐就好了。這樣的“治療”會使潰瘍慢性化,給正規治療帶來困難,甚至促使某些並發症的發生。潰瘍病的正規治療應分兩步進行:

1.決定性治療:指首次確診為潰瘍病(不論病屬何期)的患者,或原有潰瘍病現確診復發者,目的是愈合潰瘍。可選用抑酸劑的一種加上一種黏膜保護劑,也可單用後者或前者。十二指腸潰瘍用藥不少於4-6周,胃潰瘍用藥不少於6~8周,老人、較大潰瘍、吸煙不能戒或必須服用消炎止痛藥的病人(如類風濕、骨關節炎等)之潰瘍,宜延長用藥時間。在此階段,檢查幽門螺桿菌是必須的前提,如陽性宜同時正規治療。

2.維護治療:完成標准決定治療後,為預防復發,可采用維持方案:藥物可選用H2——受體阻滯劑中之一,亦可選用硫糖鋁,劑量為決定治療階段的1/2,在有症狀或症狀預兆時服用數日~1周,也可於某一固定節假日服用。但最少每半年需看醫生一次,告訴醫生用藥情況及反應,進行必要的檢查。但這種方法不適用於60歲以上老人,有出血、穿孔史者,一年內有兩次以上復發,久治不愈或有其它嚴重並發症(如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

朋友們在了解了上述的內容以後,相信對於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已經非常清楚了吧,口腔潰瘍這種疾病是需要進行治療的,並不是像朋友們所認為的那樣,不用治療也可以,如果這種疾病總是不好的話,會影響到口腔的健康。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