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媽媽患了口腔潰瘍以後很有可能會傳染給孩子所以一定要及時的治療,而且剛生產玩的媽媽在月子裡一定要注意飲食習慣,還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口腔潰瘍的發生,剛剛分娩的新媽媽體質虛弱,常需補充大量營養,出現口腔潰瘍可明顯影響產後患者的食欲,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口腔潰瘍是口腔黏膜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緊張、郁悶等情況均能偶然引起口腔潰瘍,潰瘍好發於唇、頰、舌緣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現。發病年齡在10~20歲之間,女性較多。一年四季均能發生,潰瘍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若口瘡經常發生或此起彼伏稱復發性口瘡。
出現口腔潰瘍的患者做到以下幾點,對病情大有好處:
1、多喝酸奶:酸奶中存在著大量的乳酸桿菌,可以很有效地治療口腔潰瘍。
2、飲食多樣化:不偏食,多吃雜糧、粗糧、綠葉蔬菜、水果、薯類、豆制品、牛奶等,做到膳食平衡。
3、保持心情舒暢:產後1周新媽媽的情緒變化最為明顯,常造成心理壓力而出現抑郁焦慮情緒,引起心火上炎和肝郁化火的症候,引起和持續口腔潰瘍的症狀。
4、生活起居有規律:生活起居要按合理的計劃有規律的進行,好好休養,尤其要保證睡眠充足。
5、適度運動: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盡快開始做產後康復運動,一般產後第3周起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逐漸開始做些家務。
6、注意清潔口腔:月子裡進食大量糖類、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口腔潰瘍,應按時刷牙,但產後初期刷牙時最好采用指漱,把牙膏擠在手指上,以手指充當牙刷在牙齒上來回擦拭。
7、預防便秘: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多喝水(至少每天要飲1000毫升水)可促進代謝以清理腸胃,預防便秘加重消化系統的火熱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