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是很常見的口腔疾病,但也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表現。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在我國1981年首發於上海市,近年來又出現大規模流行趨勢。
江蘇省口腔醫院兒童牙病科醫師蔡晨星表示,幼兒園、托兒所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場所,3歲以下兒童是主要罹患者。手足口病可以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此外,糞便污染手和用具、接觸或飲用被污染的水源也可致病。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夏秋季節最易流行。前驅症狀為低熱、困倦、淋巴結腫大、口腔及咽喉部疼痛。多數患兒在疾病的第二天出現皮疹。皮疹呈離心分布,多見於手指、腳趾背面及指甲周圍,也可見於手掌、足底、會陰及臀部。開始為枚紅色的丘疹,1天後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如果水疱不破不感染常在2-4天內吸收干燥,形成黃褐色薄薄的痂皮,脫落後不留瘢痕。 患兒的口腔黏膜可發生散在的水疱、丘疹或斑疹,斑疹直徑約2—10mm,數量不等,可幾個至幾百個。斑疹周圍有紅暈,無明顯壓痛,中央有小水泡,數日後干燥結痂。發生在唇、頰、舌、腭等口腔黏膜的小水疱極易破潰變成口腔潰瘍,上可覆蓋灰黃色的假膜,周圍黏膜充血紅腫,兒童常常有流口水、煩躁不安、拒絕吃飯等症狀。本病的整個過程為5-7天,個別兒童長達10天。一般可自愈,預後良好,並發症少見。 由於手足口病的症狀較輕,預後良好,治療上主要采用對症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口腔潰瘍可用各種糊劑或片劑,如含珍珠粉和利多卡因的潰瘍糊劑有止痛和促使潰瘍愈合的作用。較大的患兒可用西瓜霜或華素片含化。家長應注意兒童的休息和護理,可用淡鹽水或0.1%氯己定液漱口,口服維生素B1、B2及維生素C,同時密切觀察兒童身體狀況。 預防手足口病,主要方法是隔離患兒,加強嬰幼兒衛生保健,以減少感染機會,這一點對幼兒園來說非常重要。預防上,幼兒園要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宜,室內保持良好通風,每天對兒童玩具和生活用具清洗消毒。平時要教育兒童養成勤洗手和多吃水果蔬菜的習慣,必要時,可給兒童口服板藍根等一些抗病毒藥物。如發現疫情,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以便進行正確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