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嘴潰瘍,喝涼水都疼;嚴重上火,根本張不開嘴……連續熬夜沒休息好,或者遇到著急的事,很多人嘴裡會長出針眼甚至黃豆大小的潰瘍。稍一碰就疼,有的說話都不利索。
面對口腔潰瘍這個難纏的“小病”,有的人煎熬幾天也就過去了。但也有人拖著不治總不好,還越來越嚴重。專家指出,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反復口腔潰瘍究竟預示了什麼病?如何處理這個小麻煩?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口腔內科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症,學名稱為“口腔黏膜潰瘍”,它像傷風感冒一樣多見。幾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過潰瘍的經歷。
在人群中,其發病率為20%,以復發性口腔潰瘍最多見。中青年人最容易中招,且男女比例約為2:3。
口腔潰瘍可以是一種病名,更是一種症狀。許多口腔黏膜病都會出現潰瘍,如復發性口腔潰瘍、口腔結核、口腔鱗癌、口腔扁平苔藓、盤狀紅斑狼瘡、多形紅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有時,它也是全身疾病的一種反映,如患糖尿病、胃病、血液病、結核病等。
臨床上說到的口腔潰瘍,多是指復發性口腔潰瘍,有人給它總結了四大特點,即“紅、黃、凹、痛”:潰瘍周圍會紅腫,潰瘍表面是黃色,中間凹陷,通常較痛。它往往會反復發作,有時一次能長出十幾個,火燒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時候會“不治而愈”。
那些疼痛不明顯、邊緣不清晰,而且老不愈合的口腔潰瘍,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惡性的。這在老年人中較多見。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狀況衰弱,免疫容易失衡,因此發生惡性疾病的幾率更高。
這些壞習慣加重潰瘍:
有些生活起居中的“壞習慣”,對口腔黏膜具有很大的殺傷力。不妨對照自查,糾正以下壞習慣,才能躲開口腔潰瘍的困擾。
1、晚上加班挑燈夜戰
2、餐桌上無辣不歡
3、煙不離手、酒不離口
4、被焦慮左右情緒
5、忽視口腔“外傷”
6、刷牙草草了事
你是不是口腔潰瘍高危者?
有的人雖然偶爾長一兩個口腔潰瘍,但最多一星期就能愈合。可這5類人不但經常受口腔潰瘍困擾,而且往往伴有其他身體不適。不妨對照一下,你是不是口腔潰瘍的高危者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可要加倍保護自己了。
1、胃腸不好的人
2、月經前的女性
3、營養缺乏或貧血的人
4、免疫功能紊亂患者
5、糖尿病、血液病、結核病等慢性病患者
屬於上述5種情況的患者,如果病情較嚴重,須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才能減少或避免發生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會不會癌變?
在極少數情況下,口腔潰瘍可能是惡性疾病的“信號”。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一例復發性口腔潰瘍癌變的報道。但是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該警惕:
1.之前沒有出現過口腔潰瘍而突然發生,並且久久不能愈合,時間超過兩個月;
2.潰瘍面積逐漸超過黃豆大小,形態多不規則,邊界不清,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潰瘍底部不平,呈顆粒狀,摸起來感覺有些硬;
3.疼痛不明顯;
4.伴隨出現颌面部腫大、淋巴結粘連;
5.用藥效果不明顯。
此外,有些老人的牙齒像“斷壁殘垣”,或假牙裝得不合適,反復摩擦口腔黏膜,會造成褥瘡性潰瘍。這些潰瘍惡變幾率較高,一旦發現,要盡快就診。
值得提醒的是,口腔潰瘍雖然是常見病,但因為有惡變的可能,因此鑒別其良、惡性,是人人關心的問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通過識別下列特點,有助於進行簡單的判斷:
首先是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
良性口腔潰瘍一般1~2周內即可愈合。如果歷時較長,超過兩個月仍沒有痊愈,或發作頻繁,一個月超過兩次,都需要盡快去醫院就診。
其次是形態和數量
形態較規則,圓、橢圓或呈線條形,邊緣整齊、清楚,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晰,凹陷的基底部較平滑,摸上去柔軟,且疼痛明顯,多是良性的。
而惡性的形態多不規則,邊界不清,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潰瘍底部不平,呈顆粒狀,摸起來感覺有些硬,不同於其他部位,而且潰瘍不疼或不太疼。
再者是全身情況
良性口腔潰瘍的全身症狀較少,頸部淋巴結不腫大,或略有腫大但不硬、不粘連。
惡性口腔潰瘍則相反,會表現出相應颌面部腫大、淋巴結粘連。
最後是對藥物的敏感程度
良性口腔潰瘍使用正確藥物治療效果明顯,能加速愈合。惡性的對藥物反應差,藥效不明顯。
此外,有些人沒有找到准確病因就擅自用藥,結果潰瘍不但沒有好轉,還越來越重。
應該提醒的是,若良性口腔潰瘍用藥8次後,仍疼痛不止,潰瘍不消,說明該藥無效,應上醫院檢查,並在醫生指導下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