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初夏干燥多風,讓口瘡患者陡然增多。
大家俗稱的口瘡,醫學上稱為口腔潰瘍,是口腔黏膜最容易罹患的疾病。想要預防,不能亂“敗火”。
口腔潰瘍初發時,會有自覺的輕微刺痛和燒灼感,接著在口腔內會產生丘疹,上皮細胞被腐蝕,進而出現潰瘍。潰瘍由中間開始,逐漸往外擴大,此時口腔疼痛加劇,影響進食、說話和情緒。
一般潰瘍約有黃豆大小,外圈因發炎而呈紅暈狀,可是單發或多發,嚴重時呈糜爛型,一般需經過7-10天,傷口方可愈合,黏膜才完好如初地恢復。
發生口瘡的外在誘因是干燥的氣候,而“內火”則與焦慮、緊張和壓力增大有關,同時與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也很有關系。
都說口腔潰瘍是因為“上火”了,於是許多口腔潰瘍患者只要潰瘍一發作就吃牛黃解毒丸,誰知,有些人吃了藥之後,口腔潰瘍的面積反而變大了,而且還反復發作。
中醫一般把“火”看作是口腔潰瘍的病因,但“火”分虛火、實火。牛黃解毒丸等只是用於“實火”性口腔潰瘍,如果用錯了藥會延誤病情甚至火上澆油。
一般來說,青壯年多以“實火”性口腔潰瘍居多,可以先吃一些牛黃解毒丸試一試,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但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則不能盲目用藥,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除此之外,可局部使用外用藥,如口腔潰瘍散等。
“實火”性口腔潰瘍主要表現為潰瘍呈黃色、紅腫熱痛,且伴有口苦口臭、心煩身熱、尿黃、便秘等症狀。可以選擇牛黃解毒丸、三黃片等。
“虛火”性口腔潰瘍主要表現為潰瘍表面呈白色,且伴有心煩、兩頰發紅,口干不渴,隱隱作痛,疲倦無力等症狀。應當服用六味地黃丸等。
不建議大家胡亂“敗火”,症狀嚴重的患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局部燒灼、塗抹口瘡藥膜和服用維生素B2等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