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變可能是口腔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表現。如長期感到壓力大,經常有疲勞感、睡眠不足,可導致口腔潰瘍的多發。對於胃腸道疾病患者易患口腔潰瘍的原因,主要是疾病主要病損在消化道黏膜,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
潛藏在生活中的口腔潰瘍病因
營養缺乏、貧血。尤其是缺乏鐵和B族維生素。此外,愛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愛吃酸或偏食的人,也更容易被潰瘍纏上。
免疫紊亂。任何會引起免疫功能紊亂的因素,都可能誘發口腔潰瘍。
精神因素。如長期感到壓力大,精神緊張、波動,經常有疲勞感、睡眠不足。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誘因。
內分泌改變。如女性在月經前後,口腔潰瘍就易復發;更年期婦女也有病損增多的現象。而懷孕後,有些女性的復發性口腔潰瘍就會好轉。
有些牙膏和漱口水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刷牙時的白色泡沫就是由它產生的。挪威一項醫學研究就表明,這種化學成分會增加口腔潰瘍風險,因為它破壞了口腔的保護層“黏液素”。
口腔黏膜還容易受到牙齒、牙套、燙辣食物等“外力”的傷害,破潰後出現潰瘍,因此,有這類不良生活習慣或戴假牙的人應該從生活細節找找原因。
有些女性月經前經常長口腔潰瘍,懷孕後就消失了,而在分娩後孩子快一歲時,潰瘍又開始出現。這主要是因為,女性體內的黃體酮等性激素對口腔黏膜具有保護作用,懷孕時黃體酮水平升高,口腔潰瘍就少發或不發。分娩後,性激素水平逐漸恢復到孕前,保護作用減弱,潰瘍就又會復發。
遺傳也是一個突出誘因。父母中一方曾患此病,其子女得病的幾率是35%—40%。
意外受傷,占患者的38%。使用做工粗糙的假牙套、牙刷,吃太燙的食物或不小心咬了自己一口,都可能成為誘因。
此外,胃腸道功能紊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便秘、痔瘡等胃腸道疾病患者,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率會明顯增高。這是因為,人體全身黏膜結構是相似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主要病損在消化道黏膜,與此同時,他們的口腔黏膜也較為“脆弱”。胃腸道疾病患者易發口腔潰瘍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同樣的道理,不愛吃蔬菜水果的偏食者也易得口腔潰瘍。
溫馨提示:面對口腔潰瘍,絕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刷牙、咬物時經常出血,或者牙龈紅腫,一碰就出血,可能患上了牙龈炎。牙齒有不同程度的松動、咬物無力、牙根暴露,說明已發展到牙周炎。這些症狀若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和控制,也可能誘發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