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趁熱吃”,小心得口腔潰瘍
冒著熱氣的濃香羊肉串,熱乎乎的灌湯水餃,滾燙的麻辣火鍋,天朝的美食總是熱氣騰騰,似乎放涼之後美味也會大打折扣。但是總愛趁熱吃的小伙伴們,你的身體可是吃不消啊。
最近,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一項報告指出,飲食過熱和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人的食道和口腔是由黏膜組成的,最高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就會被燙傷。如果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就會形成淺表潰瘍。
口腔和食道的黏膜輕度灼傷後,會自動修復。但是口腔、食道黏膜不斷在熱刺激下,不斷進行自我修復,黏膜也就不停增生增厚。增厚的黏膜對熱刺激的反應逐漸降低,而愛“趁熱吃”的人會陷入越來越不怕燙、越吃越燙的惡性循環。而且食道黏膜的神經反射很遲鈍,於是大腦便錯誤的認為: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黏膜嚴重灼傷,就會逐漸引發口腔潰瘍、食道潰瘍和食道炎等。同時食物太燙會導致牙龈被燙傷,引起牙本質過敏,引發過敏性牙痛。
最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之間,即使在冬天喝水,水溫也不宜超過50℃。很多愛“趁熱吃”的小伙伴會高呼“吃火鍋放涼了,就沒啦。”噴仔提醒:口腔潰瘍時噴一噴桂林西瓜霜噴劑,輕松去火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