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的簡單療法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
常見因素:與精神壓力有關現代人生活緊張、精神壓力大,口腔潰瘍也成為一種因生活形態導致的常見口腔疾病,很多情況下它是因為心理因素引起的,如學生考前壓力大,高強度的工作壓力,等與內分泌有關.部分口腔潰瘍與自身機體免疫力有關,如不小心咬破嘴,平時又不注意口腔衛生極易發展成口腔潰瘍。
在口腔裡任何一個部位都可能發生潰瘍,甚至舌頭上都可能發生,具有紅、黃、凹、痛四個特點。
治療方法:穴位按摩
內庭穴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荥穴。荥穴可以說是熱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按摩手法:內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2分鐘
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於它屬於足厥陰肝經,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症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熱、口干,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以局部酸脹感為佳,不要用力過大,時間1~2分鐘
通裡穴 少海穴
通裡穴屬少陰心經絡穴,具有寬胸通絡,開音的作用;照海為足少陰腎經穴位,為八脈交匯穴之一,通陰跷脈,具有滋陰寧神,通調二便的功效;廉泉屬任脈,陰維脈,任脈之會,有清音利喉,疏風洩熱,清咽利舌的功效。三穴配伍,共同作用之下,可疏經通絡,滋陰降火,對於治療口腔潰瘍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另外也可按摩廉泉穴5至10分鐘,以病人感到微熱為度。假如病人有體虛的症狀,還可按摩陰陵泉,三陰交二穴。另外,病人應該在生活中注意不宜多吃辛辣與過涼過冰的飲食,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這樣能夠有效防止“上火”。
針灸治療:
心脾積熱:生於唇、舌、頰內等處,如黃豆大小圓形或橢圓形的黃白色潰瘍,中央凹陷,
周圍紅腫,數量較多,疼痛劇烈,伴口干、口渴、心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
陰虛火旺:口內疼痛,口腔黏膜潰爛成點,潰爛數量較少,一般1~3個,周圍顏色淡紅,
潰點不融合成片,但易反復發作,伴口干、手足心熱、乏力,舌紅,苔少,脈細數。
氣血虧虛:口瘡數量較多,周圍粘膜淡紅或不紅,輕微疼痛,伴頭暈目眩、少氣懶言、
乏力自汗、肢冷、面色白或萎黃,舌淡而嫩,脈細弱等。
主穴:承漿、頰車、地倉、合谷、足三裡、三陰交。
隨證加減:舌部口瘡加金津、玉液、廉泉、唇及兩頰加迎香、內庭。
口腔潰瘍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身體素質有關,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發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盡量避免誘發因素,仍可降低發生率。
注意口腔衛生,避免損傷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避免事情和著急。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
注意生活規律性和營養均衡性,養成一定排便習慣,防止便秘
治療口腔潰瘍秘方1、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
2、蜂蜜療法:將口腔洗漱干淨,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塗於潰瘍面上,塗擦後暫不要飲食。15分鐘左右,可用蜂蜜連口水一起咽下,再繼續塗擦,一天可重復塗擦數遍。
3、硫酸鋅療法:服用硫酸鋅片或12%硫酸鋅糖漿,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連用5-7天即可痊愈。
4、木耳療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湯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5、白菜根療法: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棗10個,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6、菜籽療法:取白蘿卜籽30克、芥菜籽30克、蔥白15克,放在一起搗爛,貼於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潰瘍。
7、蘋果療法:取1個蘋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內,加入冷水(沒過要煮的蘋果或梨)加熱至沸,待其稍涼後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連用幾天即可治愈。
8、核桃殼療法:將30-50克核桃熬水兩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