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見的良性腫瘤。多屬先天性,是由血管內皮增生而來。多見面部皮膚、皮下組織和口腔粘膜(如唇、舌、頰、口底等)。一般可分為毛細血管型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而以前兩種常見。
臨床表現
毛細血管型血管瘤:腫瘤是由大量交織、擴張的毛細血管組成。表現為鮮紅或紫紅色斑塊。與皮膚表面平齊或稍隆起,邊界清楚,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以手指壓迫腫瘤時,顏面退去;壓力解除後,顏色恢復。
海綿狀血管瘤:腫瘤由擴大的血管腔和襯有內皮細胞的血窦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綿狀結構,窦腔內充滿靜脈血,彼此交通。表現為無自覺症狀、生長緩慢的柔軟腫塊。頭低位時,腫瘤因充血而擴大,恢復正常體位後,腫塊即恢復原狀。表淺的腫瘤,表面皮膚或粘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觸診時腫塊柔軟,邊界不清,無壓痛。擠壓時腫塊縮小,壓力解除後則恢復原來大小。
蔓狀血管瘤:主要由擴張的動脈與靜脈吻合而成。腫瘤高起呈念珠狀或蚯蚓。扪之有博動感與震顫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若將供血的動脈全部壓閉,上述之博動及雜音消失。
治療
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很多,應根據腫瘤的類型、部位、深淺及病員的年齡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冷凍外科、硬化劑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小編提醒: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口腔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