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周前,退休律師傑拉爾德·曾博正准備去洗牙,突然感到嘴裡有點疼。他想是不是因為自己喝熱湯時燙了舌頭,或者因為吃了太多辛辣的東西而患上了口腔潰瘍。曾博的牙醫威廉·巴拉諾夫先為曾博做了常規檢查,未發覺有什麼異常。但當他用診斷口腔癌的新儀器ViziLite後,發現情況不對了。
新儀器救了不少人的命
巴拉諾夫先讓曾博用草莓味的酸性溶液洗牙,然後將ViziLite光棒伸進曾博的嘴,一下就發現他的舌頭一側上有個白色的小傷口。“傷口很小,但我沒法解釋其成因。”巴拉諾夫說。
這種傷口可能由潰瘍造成,但曾博病歷上從未有過潰瘍的記錄。然而78歲的曾博的確有長期吸煙史,屬於口腔癌的高危人群。於是巴拉諾夫將曾博轉到外科檢查,結果在活組織檢查中發現了癌細胞。“這個傷口太小了,要長到一年或一年半才有可能被我發現,”巴拉諾夫說,“到那時就會發展成三期腫瘤,曾博就沒多少機會了。”
口腔癌在全世界常見惡性腫瘤中居第六位。全球每年有30多萬人患上口腔癌,由於難以早診斷,半數以上的人會在5年之內死亡。在中國,口腔癌的發生率約在3.6/10萬~8/10萬人。
50%以上的死亡率,部分原因在於口腔癌、咽喉癌往往要發展到肉眼可見的程度才被人發現。“大概三分之二的患者在發現和接受治療時已經處於非常危險階段,”美國牙醫協會口腔癌發言人索爾·西爾弗曼說,“最好的辦法是早診斷、早治療。”
設備雖好但有些貴
在過去幾年裡,美國牙醫協會一直把口腔癌的早期診斷作為強調的重點,並於1999年發起“自我了解運動”。但ViziLite這種新型診斷儀器直到最近才開始流行。制造商Zila醫藥公司在2001年就獲得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的銷售許可,但大規模市場推廣則是2004年。
另一種叫作“口腔刷”的活組織檢查儀器則2000年就有了,這種檢查方法是用特制的刷子從舌頭表面收集檢測用的活細胞。但只有到了2004年,這種診斷儀器的使用才被納入醫保。
另外,Zila公司還開發出一種使用特制染料的專利產品,這種五分鐘口腔清洗劑已經在十幾個其他國家獲得銷售許可,但在美國本土尚未獲得批准。
研究證實,這些診斷儀器在發現潛在口腔癌細胞組織方面要比肉眼強得多。馬來西亞大學研究人員在前年一次國際牙科研究組織會議上表示,類似ViziLite這樣的“光棒”不僅能有效地診斷早期口腔癌症,而且在那些診所、康復中心和偏遠地區,可能是用來診斷高危人群的既經濟、安全又無創傷的革命性儀器。
但是牙醫們說這些儀器的流行速度不會很快,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歸入醫保范圍,而且非常昂貴。在美國,患者如果自掏腰包的話,一次ViziLite檢查費用在50到120美元之間。但巴拉諾夫醫生說:“比起第三或第四階段癌症的治療來,口腔預診技術的費用不知要便宜多少。”
應用將更廣泛
確實如此,美國最大的牙科保險公司德耳塔也估計,晚期口腔癌的治療費用高達20萬美元,是治療費用最為昂貴的癌症之一。
過去,診斷儀器往往用在那些醫生認為易患口腔癌的高危人群身上,即那些年過40歲、擁有酗酒史或吸煙史的人。但是情況在發生變化,最新數據顯示,越來越多40歲以下的人、不經常喝酒或吸煙的人也開始患口腔癌。“我們原本以為那些高危人群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確診,但是現在我們發現,25%的口腔癌患者其實並不具有任何高危特征,那也就意味著實際上人人都有檢查的必要,”美國牙醫協會前主席蒂姆·羅斯預料,ViziLite檢查將成為常規醫療的一部分。
如果此言不虛,類似傑拉爾德·曾博這樣的故事還將繼續上演。他的口腔癌由於發現得早,只需用小手術將癌細胞從舌頭上清除即可。據曾博說,整個手術過程只持續了一個小時不到,第二天就能進流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