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大爺最近有些煩惱,因為下牙邊上有個潰瘍,起初以為是上火,不當回事,可幾個月下來,消炎藥吃了不少也沒見好轉,反而潰瘍面變大了,牙齒也有點松了。直到被女兒硬拽到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患了口腔癌,但是這時候癌的范圍已經較大了,頸部淋巴結也腫起來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患者就診的過程。 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中晚期的口腔癌患者居多。據文獻統計,超過6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就診時已到了中晚期。何為中晚期,就是口腔內癌的范圍已經超過4cm,或者出現了頸部淋巴結的轉移,甚至有些患者出現肺部或其他部位的轉移。 按道理來講,口腔癌應該很早就能發現,因為張嘴就能看見口腔內情況,即便口腔內癌的范圍很小也很容易發現,而且不需要特別的工具,也不需做特別檢查。但為何很多像王大爺這樣的患者呢?其中可能有個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不重視,沒當回事,以為就是“上火”。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及時就診,不耽誤病情呢?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要警惕: 1、潰瘍的時間:一般口腔潰瘍愈合是7-10天。如果潰瘍超過了2周,就應該高度重視,需要到醫院請醫生看看。 2、潰瘍的外形:一般口腔潰瘍0.5厘米左右,四面可能有白膜覆蓋。癌變的潰瘍可能在潰爛部位四面會出現隆起,並不斷向四面擴散。 3、潰瘍的質地:口腔潰瘍觸摸質地一般較軟;癌性潰瘍觸摸質地較硬。 4、潰瘍周圍粘膜變化:癌性潰瘍周圍可能出現紅斑、白斑等,面積逐漸擴大。口腔潰瘍周緣可能覆蓋有假膜,面積會逐漸變小。 5、功能影響:如發生在舌部,癌性潰瘍可影響舌的運動,講話吃東西不利落。發生在牙龈,邊上的牙齒可能松動。還有一些功能影響,比如張口受限,出現麻木等。 6、疼痛:舌、頰、牙齒等部位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或者以前潰瘍疼痛不明顯,突然疼痛加重。 7、口腔內有尖銳的東西長期刺激,比如假牙、殘根、爛牙。當去除這些刺激後,潰瘍還不好轉時,要高度警惕。 上面描述的情況是口腔癌的一部分表現,需要強調的是自己的判斷是不准確的。重視口腔潰瘍,對於超過2周未愈合的口腔潰瘍,盡早到醫院就診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