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色變,人們往往只知道害怕癌症,卻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很多不經意的壞毛病讓您離它越來越近。發生在口腔的癌症有唇癌、舌癌、牙龈癌、軟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以及顏面部皮膚癌等,其中舌癌最為普遍、其次是頰癌。
1、吸煙
煙草致癌已成定論,特別是口腔癌和肺癌,吸煙者與被動吸煙者口腔癌的發病率比較高。煙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苯芘、尼古丁、吡啶、焦油、芳香類化合物等化學物質;同時,吸煙與肺癌、宮頸癌、肝癌和白血病的發生也有關系。
2、酗酒
酒精因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損害肝髒和抑制免疫而增加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發生率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最危險者是又吸煙又同時飲酒的人。同時煙酒嗜好者口腔癌的危險性比單嗜煙或嗜酒者高3~5倍,比不嗜煙嗜酒者增加30多倍。一般認為每日吸煙一包以上或每天飲酒25克以上者,患口腔癌或其它部位癌症的可能性遠遠高於非吸煙或飲酒者。
3、嚼槟榔
習慣咀嚼槟榔的人容易患上口腔癌,咀嚼槟榔對口腔是一種慢性刺激,可以導致口腔黏膜纖維下變性,口腔黏膜纖維下變性是典型的癌前病變,癌變的可能性比較高。
4、劣質化妝品
劣質唇膏中超標的重金屬離子會對口唇黏膜產生刺激,導致唇癌的發生幾率直線上升。
5、劣質假牙
制作不精良的假牙修復體的長期慢性刺激可誘發口腔癌發生的可能性,尤其常見於舌癌和頰癌。研究表明大概有1/4的口腔癌患者在癌變部位有尖銳的刺激因子長期存在,尤其老年患者居多。
6、刮舌苔
經常用力刮舌苔,會刺激味蕾,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覺功能減退、食欲下降,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長期挑刮舌苔,還會使舌乳頭受到損傷而萎縮,嚴重者會引起舌背黏膜出血、感染;更為嚴重的是,長期挑刮舌苔對舌頭來說是一種不良的刺激,可以導致舌頭局部組織增生、糜爛而誘發舌部組織發生癌變。
7、尖銳的牙冠、牙根
銳利邊緣的殘余牙根、殘冠最好是拔除,牙根、牙冠鋒利的邊緣對頰、舌黏膜的長期刺激是導致頰癌、舌癌形成的直接因素。
8、不注重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不良者長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成為促癌因素。
9、牙結石
牙結石本身沒有致癌作用,但是牙結石摩擦刺激頰舌黏膜、擠壓牙龈組織,長期下去會引起這些組織增生或萎縮,從而引發口腔黏膜癌變。
10、伸長的牙齒
沒有對合限制的牙齒,尤其是伸長的智齒,對對合牙龈黏膜的咀嚼刺激是引起牙龈癌的刺激因素。
11、牙齒缺失
全口或部分牙缺失而未鑲牙者比鑲牙者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高,臨床上常發現不少牙龈癌多發生在制作假牙之前,這可能與食物,尤其是較堅硬的食物對無牙牙龈長期的機械摩擦直接刺激有關。
12、不良飲食習慣
不良的飲食習慣增加了口腔與致癌物質的接觸機會,這些雖不能直接致癌,但是均能成為口腔癌的重要誘因。缺少果蔬,好吃辛辣燙食、腌制食品、熏烤炸食、煙熏食物、甜品者等,均可能誘發口腔癌。
腌制食品中亞硝酸鹽較高,在人體內外均可合成致癌物質亞硝胺;高溫下,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產生各種聚合物如苯並芘等,烤排骨、烤鴨時苯並芘可達50ppb,容易致癌;霉變、腐爛的食物中的霉菌有致癌性,花生、大米霉變後產生的黃曲霉毒素、島素霉菌素、黃米霉素和環氯霉素都有很強的致癌性;維生素A、B和微量元素鋅的缺乏等都會增加機體對致癌物的敏感性。
13、癌前病變
這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因素,40%的口腔癌有較明確的癌前病變。口腔癌前病變雖不是癌,但如果不重視,不處理,經長期刺激,就有可能轉變成癌。口面部常見的癌前病變有白斑、紅斑、扁平苔藓、乳頭狀瘤、疣、粘膜黑斑、黑色素痣、慢性潰瘍、皲裂、疤痕、角化不良等,這些病變突然出現迅速長大、增厚、粗糙、充血、紅腫、瘙癢、疼痛、破裂、出血、糜爛等症狀,就是癌變的先兆。
14、不防曬
紫外線和電離輻射是很重要的致癌因素,長期野外作業從事戶外工作者,唇癌的發病率高,應避免長時間的陽光直接照射,以減少唇癌的發病率。電離福射可引起遺傳物質DNA的改變,激活腫瘤基因而導致癌變,無論是r線或X線都有致癌作用,注意防曬很關鍵。
15、慢性疾病不治療
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也與口腔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16、年齡因素
老年人處於發生口腔癌的高度危險之中,年長者應該重視口腔定期檢查和危險因素的出現。口腔癌與年齡的關系非常密切也很明顯,其危險性隨年齡增長而急劇上升,30歲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為7/10萬,到60歲時則接近80/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