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主要表現在口腔、兩頰、牙龈、口唇、舌體等部位,這種病在初期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在病情加重時,就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飲食,是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對於口腔疾病我們不要一概輕視,因為口腔內經久不愈的潰瘍,由於經常受到咀嚼、說話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會發生癌變。
扁平苔藓多發於中年人,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粘膜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屬於皮膚粘膜病,可單獨發生於口腔粘膜或皮膚,也可二者並發。口腔扁平苔藓好發於中年女性,一般認為其發病與精神因素如疲勞、焦慮、精神緊張有關,也有人認為與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有關。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損常呈對稱性,特征性皮疹表現為紫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和斑塊,好發於手腕、前臂、下肢遠端和骶骨前區,患者自覺瘙癢。部分患者皮疹與口服藥物有關,如ACEI、噻嗪類利尿劑、抗瘧藥等。臨床上本病包括很多類型,如線狀、環形、肥厚性、萎縮性、大炮行、色素性、光線性、和毛發扁平苔藓等。組織學表現為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和真皮淺中層淋巴細胞帶狀浸潤。
臨床表現本病表現為小的、紫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光澤,可見白色網狀條紋(Wickham紋),皮疹多分布於手腕和前臂的屈側,手背、前臂、頸部、骶尾部,可於搔抓部位形成線狀分布的新發皮疹(同形反應)。患者自覺瘙癢,皮疹可於數月至數年後消退,部分遺留色素沉著斑。扁平苔藓可累及黏膜部位,最常發生於口腔,表現為雙頰黏膜為重的白色網狀細紋,也可出現糜爛、潰瘍、大疱,伴有燒灼感。部分患者可發生甲扁平苔藓,表現為甲板增厚、粗糙、凹凸不平,也可出現萎縮,特征性的表現為甲翼狀胬肉——甲板消失,甲小皮向前覆蓋甲床。
扁平苔藓檢查組織病理表現為表皮角化過度,顆粒層楔形增厚,棘層不規則肥厚,基底細胞液化變性,真皮上部以淋巴細胞為主的帶狀浸潤。不同亞型的扁平苔藓除上述改變外,還有各自的特征性改變。
扁平苔藓治療
1.治療慢性病灶,停用可能誘發本病的藥物。
2.外用藥物強效糖皮質激素軟膏、維a酸軟膏或鈣調神經酶抑制劑等。
3.肥厚性皮疹可采用糖皮質激素皮損內注射。
4.嚴重者可系統性應用維a酸類或糖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
5.物理治療包括冷凍治療、激光治療、窄波紫外線治療均有一定療效。
扁平苔藓具有復發性,瘙癢性,炎症性皮疹,為了預防扁平苔癬等口腔粘膜疾病的發生,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要定期檢查您的口腔粘膜,要盡可能避免不良刺激因素,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全身的營養狀況。不要等到出現了疼痛、牽拉、緊繃甚至出血、糜爛、潰破、斑紋、色素等異常情況時才去檢查。增強體質,減少全身疾病的發生,也能有效地防止口腔粘膜病,如嚴重問題還需去醫院就診。